巍巍華夏,千載文明源遠流長,。
中華五千年文明留下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如“源頭活水”滋養(yǎng)著華夏大地,,指引我們從歷史長河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者”——留住歷史根脈,、傳承中華文明,,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所思所行。登古城,、尋文脈,、看非遺……2022年以來,他頻頻深入地方考察調(diào)研,,對于守護中華文化,,他始終飽含深情、念念不忘,。
登古城
活化保護再現(xiàn)煙火人間
一座古城,,連接古今。
走進平遙古城,,如同徜徉于大型的歷史博物館,,新與舊交融于此。
平遙古城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在這里,保護區(qū),、景區(qū),、社區(qū)“三區(qū)合一”,文物,、文化,、文旅深度融合。
今年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平遙古城,,自迎薰門步行入城,登上城墻俯瞰全貌,,隨后乘車來到平遙縣署,,聽取古城歷史沿革,、建筑布局、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等情況匯報,。
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tài)——習近平用三個“敬畏”指出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性,。
保護這座“活著的古城”,,是時代賦予的使命。
立法為先——《山西省平遙古城保護條例》1998年出臺,,2018年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修訂,,從規(guī)劃與保護、傳承與利用,、監(jiān)督與管理等方面對古城文化遺產(chǎn)保護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