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恐龍真能被“復活”嗎?遺傳學教授:電影里都是騙人的
參考消息網(wǎng)6月9日報道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wǎng)站6月6日發(fā)表英國肯特大學遺傳學教授達倫·格里芬和英國肯特大學博士后麗貝卡·奧康納合寫的文章《侏羅紀世界:我們真的能使恐龍復活嗎,?》稱,今年夏天,,《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的第五部將登上大銀幕,進一步增強我們當中許多人從小就對恐龍產(chǎn)生的熱愛。這種曾經(jīng)在這個星球上行走過的最大,、最兇猛,、最“致命”的生物特別令人敬畏。但這些電影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它們引發(fā)了人們對恐龍DNA的興趣,。
這個系列第一部電影里有關“DNA先生”的片段是一段非常棒的科學演示,從吸飽恐龍血的蚊子身上提取DNA也是了不起的虛構理念,。然而,,那真的只是虛構。
首先,,保存在琥珀里的吸血昆蟲體內含有完整恐龍DNA的理念并不成立,。體內有恐龍血的史前蚊子確曾被發(fā)現(xiàn),但其體內僅有的那點恐龍DNA早已降解,。尼安德特人和長毛象的DNA已經(jīng)被成功地分離出來,,但恐龍的DNA實在太久遠了。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DNA大約有100萬年歷史,,而對于恐龍DNA來說,,我們至少需要追溯到6600萬年前,所以實事求是地說,,我們還差得遠呢,。
其次,即使我們能夠提取到恐龍的DNA,,它也會被切割成數(shù)以百萬計的小片段,,而對于如何把這些片段組織起來,我們幾乎沒有任何線索,。那就像是在做世界上最難的拼圖游戲,,你不知道圖畫是什么樣子的,也不知道缺不缺幾塊,。
第三,,只要有一串DNA就能重新創(chuàng)造出一只完整動物的理念又是虛構的。DNA是一個起點,,動物在蛋里面的孕育猶如基因的一組復雜“舞蹈”,,它們要根據(jù)一系列環(huán)境線索在正確的時間或開或關。簡言之,,你需要完美的恐龍蛋和它里面的一切復雜微妙的變化,。你不能把雞的DNA放進鴕鳥蛋里就指望孵出一只雞。伶盜龍亦如此,。
而這還沒有考慮立法,、規(guī)劃許可、抗議群體以及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
事情是這樣的:恐龍從未滅絕,。恰恰相反,,它們眼下就在我們身邊。鳥類不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鳥類與恐龍不是近親,。鳥類就是恐龍。
恐龍(包括鳥類)在多次大滅絕事件中得以幸存,,每次都變得更加多樣,、更加怪異、更加令人驚嘆,。我們推斷,,它們的這一能力得益于其基因組結構。我們發(fā)現(xiàn),,鳥類和大多數(shù)非鳥類恐龍擁有多條染色體(DNA的載體),。這讓它們的形態(tài)富于變化,推動著自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