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更微觀的方面來說,,人們?nèi)粘I畹囊恍﹩栴}也總顯得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我們曾經(jīng)被電腦頻繁藍屏,、死機困擾,如今這些問題逐漸消失,我們轉(zhuǎn)而為渣網(wǎng)速,、渣續(xù)航鬧心……
▲隨著數(shù)碼產(chǎn)品不斷進步,,人們開始對各種曾經(jīng)的細枝末節(jié)挑剔起來。(來源:sciencemag.org)
一個來自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團隊發(fā)現(xiàn):人們的不知感恩和悲觀,,可能并不是太過關注半杯水空的那部分的緣故,,而是因為“杯子變大了”。舉個例子:每當熱心社會群眾看到潛在的犯罪行為(如搶劫或盜竊)的跡象時,,就會報警,。但隨著犯罪率的下降,他們就能高枕無憂了嗎,?不能——隨著不法事件的減少,,他們可能開始對四處游蕩、“鬼鬼祟祟”的人起疑心,。
也就是說,,“問題”始終沒有被解決,是因為人們在不斷地拓寬“問題”的定義范圍——如果你是守門員,,那問題就像一個永遠變大的球門,,讓你疲于奔命。
研究者將這種認知偏差現(xiàn)象稱作“普遍度引起的概念變化(Prevalence-induced concept change)”,這項發(fā)現(xiàn)可能有助于解釋人類固有的一些偏見,。他們的相關研究發(fā)表于6月29日的《科學》雜志上,。
萬紫叢中一點藍
研究團隊給實驗參與者(非色盲)展示了一系列彩色圓點,這些圓點的色彩介于藍,、紫之間——有的更藍一些,,有的更紫一些。
▲實驗中的圓點顏色介于紫色(100,,0,155)和藍色(0,,0,,255)之間。(圖片來源:sciencema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