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已經(jīng)開始代替人來講故事了?!币晃谎芯咳藛T在談到蛋白質(zhì)組學(xué)領(lǐng)域時表示,。
2010年10月,在佛羅倫薩勞倫提安圖書館的閱覽室里,,一位名叫阿爾貝托·梅羅尼(Alberto Melloni)的意大利宗教歷史學(xué)家站在一個櫻桃木小盒子前,。盒子很舊,有點磨損,,有些地方還涂有拉丁文字跡,。它被保存在圖書館的其中一張獨特的傾斜的閱覽桌里已經(jīng)好幾個世紀(jì)了,那些閱覽桌是米開朗基羅設(shè)計的,。梅羅尼把盒蓋從盒子上取下來,。里面是一條黃色的絲巾,裹在絲巾里的是一本來自十三世紀(jì)的《圣經(jīng)》,,它沒有他的手掌大,,看起來破破爛爛。
梅羅尼最近表示,,那本《圣經(jīng)》是很破了,。“字跡非常模糊,,沒什么價值,。”但它有一段非凡的歷史,。1685年,,一位到過中國的耶穌會牧師把那本《圣經(jīng)》送給了梅第奇家族,暗示它曾歸屬于中世紀(jì)探險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馬可波羅在1275年前后到過忽必烈可汗的宮廷,。盡管這個故事不太可能是真實的,但幾乎屬實的是,,這本書曾經(jīng)被一位早期的傳教士帶到中國,,且在那里度過了幾個世紀(jì),被學(xué)者和官員處理過。因而它成為了亞洲基督教史上備受矚目的一件物品,。
梅羅尼是約翰第二十三世宗教科學(xué)基金會的主任,,該組織位于博洛尼亞,致力于研究教會的歷史,。他聽說過《馬可·波羅圣經(jīng)》,,但直到2008年有位同事在圖書館的一次展覽會上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他才知道它的狀況很糟糕,。就像其他習(xí)慣于處理古老文本或珍貴歷史物品的人一樣,,梅羅尼特別重視那本被沃爾特·本杰明(Walter Benjamin)稱作“光環(huán)”的書:“時空的奇特交織”,可以讓人對他們所處的世界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