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館距離軌交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
未來,在上海不僅能夜觀星象,,還能欣賞耀斑等太陽的各種活動現(xiàn)象,。11月8日上午,全球建筑面積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上??萍拣^分館)在臨港新城開工興建,,預計2020年建成開放。
據(jù)上??萍拣^天文館管理處處長,、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展示部部長林清透露,跟上海已有的佘山天文臺以科研為主不同,,上海天文館主要以科普為主,其規(guī)模,、展示內容可跟漢堡天文館等世界頂級天文館媲美,。
天文館建筑形態(tài)暗示“萬有引力”
上海天文館選址浦東新區(qū)臨港新城臨港大道與環(huán)湖北三路口,距離軌交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總用地面積5860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筑,,魔力太陽塔,、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餐廳等附屬建筑,,土建投資約5.28億元人民幣。
建成后的上海天文館將成為全球建筑面積最大的天文館,,由上??萍拣^承擔建設主體、中科院上海天文臺提供專業(yè)技術支撐,。項目計劃在2017年底建筑結構封頂,,2018年展示工程進場施工,2019年竣工,,預計2020年建成開放,。展示工程有望于近期完成立項審批。
上海天文館建筑方案由美國一家建筑事務所和上?,F(xiàn)代建筑設計院組成的聯(lián)合體設計,,體現(xiàn)了“天體”及“軌道運動”的概念。主體建筑3個明顯的圓形構成“三體”結構;橢圓形的建筑形態(tài)構成天體運行軌道,,與3個天體一同詮釋了天體運行的基本規(guī)律,,暗示著“萬有引力”這一塑造宇宙今日之面貌的自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