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告訴記者,,施工委托人是假的,這份工程承包合同復印件上,,寫的承包金額為34萬元/公里,,也是虛假的,這不是真實的工程承包合同,。
那么,,從申請立項、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工程進度,、施工質量到資金收支賬目等主要環(huán)節(jié),作為工程建設單位的合眾村村委會,,又是如何監(jiān)督管理的,?曾經做過三十多年村干部的村民,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村里使用這筆錢根本就沒有人來監(jiān)管,。
那么,對村民的種種疑問,,當地村委會是怎么看的,?12月14日,記者來到合眾村村委會,。村支書劉德勤告訴記者,,只有鎮(zhèn)三資管理中心,知道這個,,其它的就是村里把錢取了,,然后打個條子就完了。
村支書說,,像他們這種比較偏僻落后的基層農村,,以前村委會撥付給施工方的修路資金,一般都是打收條,,很難嚴格按財會制度執(zhí)行,。而對于大家關心的2.8公里公路究竟多長?修沒修水溝,、護坡,、堡坎的問題,村支書也說了他知道的情況,。
四川省宜賓縣觀音鎮(zhèn)合眾村村支書劉德勤:實際長度應該是2.7左右的,,但結賬的時候是給了是2.8公里的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那為什么沒有達到2.8公里呢?
劉德勤:這個我都不好說的,,村上的書記,,當時的村書記,害怕這個錢不夠,,拿不出來的,,就是暫時就那樣寫了合同。
記者:修公路的時候,,有沒有水溝,,護坡什么的?
劉德勤:有,,合同上都有的,。水溝是修了,但是護坡,,就沒有整,。
這位村支書說,修2.8公里這條路是前任村支書做的,,他不是很清楚,有關當初修路的情況,,可以去找分管交通建設的鎮(zhèn)黨委委員了解,。
記者來到鎮(zhèn)黨委,工作人員說可以查找一下,,但是從下午2點半上班,,一直到6點多下班,記者除了看到鎮(zhèn)上為修路撥付資金的一些復印件外,,修路的立項申報,、工程承包合同、公路竣工驗收報告,、修路資金收支賬目原件等有關材料都沒有看到,。
第二天9點多,記者來到宜賓縣交通運輸局,,經過耐心細致地溝通協(xié)調,,當天下午記者總算看見公路驗收報告等材料,驗收單位是宜賓縣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驗收日期是2012年6月5日,。上面明確寫有:項目于2011年5月開工,2011年8月完工,,總投資95.2萬元,;該項目建成里程2.8公里。
同一條鄉(xiāng)村公路,宜賓縣交通局的報告是2.8公里,,村委會公布是2.65公里,,而村民實地測量卻只有2.5公里,對于三個不同的公路里程數,,到底哪一個是準確的,?
半小時觀察:莫讓惠農路變成“糊涂路”
四川省宜賓縣一條設計長度2.8公里的農村公路,在長度上缺斤短兩,,竣工驗收稀里糊涂,。為了讓農村廣大群眾更快奔向小康,國家投入了數以千億的資金,,為了保證建設質量,,讓農村公路建設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腐敗的發(fā)生,2014年交通運輸部發(fā)布《關于推行農村公路建設“七公開”制度的意見》,,這些好政策,、好法規(guī)在這里不是打了折扣,就是形同虛設,,如此這般,,國家惠農政策如何才能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