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沼氣,,辦鐵業(yè)社、代銷點,、縫紉社,、磨坊……近平當我們的村支書,在一兩年內做的這些事情,,就像我們國家現(xiàn)在建立的社會保障體系,。政府給人民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和福利,比如教育,、安全保障,、醫(yī)療保障、公共服務,,本身是不盈利的,,而是切實解決老百姓的生活需求,讓人民生活沒有后顧之憂,。人民生活得幸福,,不用為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奔波,就能發(fā)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為國家建設出力,。國家建設得富強了,人民就能得到更多的保障和福利,,形成良性循環(huán),。
采訪組:您覺得習近平當村支書有什么鮮明的特點?
石春陽:我們選近平當村支書,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擔當,,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眾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個行動和決策都很務實,都是為老百姓的利益考慮的,。
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并不容易,,這需要干部有一顆真誠的心,,有一定的處理問題的經(jīng)驗和技巧。
近平剛當梁家河村支書的時候,,我們村里接到上級分派下來的一批救濟糧,。糧食到了村黨支部,大家都很高興,但到了分糧食的節(jié)骨眼上,,誰都說自己家困難,,誰都想多分一些糧食。不是我們村里的人不實在,,而是因為那時候確實太窮了,,涉及填飽肚子的問題,誰也不會謙讓的,。村里人開會商量這個事,,說著說著大家就吵起來了。
近平說:“都別嚷了,。咱們現(xiàn)在就到各家各戶去看,,究竟誰有多少糧食,都看得清清楚楚,。誰該多分,,誰該少分,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近平說完就站了起來,,帶領大家到各家各戶去看,,看每家有多少糧食,當眾記錄在冊,。從夜里十點多,,一直看到凌晨五點,把各家存糧的情況第一時間都弄清楚了,。散會的時間和到各家各戶考察的時間是“無縫對接”,,誰也沒有機會投機取巧,想要當眾跑回家,,把糧食藏起來的機會是沒有的,。看完以后,,誰家糧食最少,,就給誰家。大家也就沒得說了,,這是最公正的解決辦法,。
后來,大家議論這個事說,,咱村這個事,,也就是近平當支書敢這樣做;別人當支書,,肯定不敢這樣做,,就算這么做了,村里人也不一定聽。
近平當我們村支書,,確實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他實事求是,說公道話,,做公道事,,敢做敢當。比如近平打我們村最大的淤地壩,,當時村里有一些觀念保守的老人反對,,但是近平一點一點地做工作,還找了王憲平幫他做工作,,把思想工作做通了,,讓大家都信服。最后這個壩打成了,,灌溉方便,,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也提高了。實際效果一出來,,大家的思想觀念也都轉變過來了,。所以我們村里人都對他很服氣,他說啥我們都聽,。
采訪組:習近平到北京上大學,,為什么把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的擔子交給你?當時是怎么交接的?
石春陽:我覺得近平推薦我當村支書,可能是看中了我能吃苦,,辦事公道,。而且我當時很年輕,也能干,,一心為村里著想,。如果沒有這幾點,近平是不會讓我接他班的,。
近平是1974年當?shù)拇逯?,上任后不久,他就選我當隊長,、支部委員,。1975年開春,有一天開黨員會,,近平說,,增添一名副書記,就是隨娃,。到了三四月份的時候,,各鄉(xiāng)都來我們梁家河辦沼氣學習班,,現(xiàn)場演示、開座談會等繁雜的事務很多,。近平那時候就說:“隨娃,,以后你給各鄉(xiāng)來的人開會,我太忙了,,實在顧不上了,。”
我這一路干下來,,忙忙活活的,,也沒顧上多想,當時竟然沒察覺近平是有意培養(yǎng)我,。
近平是1975年返回北京上大學的,。北京知青到我們這偏僻山村吃苦受罪,一般人可能會想,,總算離開這窮地方了,,再也不回來了。但近平不是這樣,,他快走的時候,,村里很多事他都放不下,他總找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