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組:習近平離開梁家河以后,,你們還保持聯(lián)系嗎?
石春陽:近平一直和梁家河保持聯(lián)系,多數(shù)時候是給我們寫信,,也回來過幾次,。他每次都要問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情況,他最關心的就是人民的生活,。有幾封他寫來的信,,我們放在村史館了,好讓大伙兒都看到他對我們的關心,。
1993年,,近平在福建工作,,他抽時間回到梁家河來看望鄉(xiāng)親們,村里人歡天喜地迎接他,,都叫他到自己家里去吃飯,,他怕給鄉(xiāng)親添麻煩,就在我們村上食堂吃的,。近平還給我們村里帶了茶葉和報時鐘,,家家戶戶都有份。當時大家都沒有手表,,近平給我們買的報時鐘,,既能看時間,又能報時,,非常實用,。
2009年,近平已經(jīng)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了,。他到延安來調(diào)研考察,請了幾位當年梁家河的鄉(xiāng)親到延安見面,,其中就有我,。我剛一下車,近平就看到了,,他直接叫我的小名:“隨娃,,你來了!”他親切地和我握手,并給他身邊的同志介紹我,。
開座談會的時候,,我準備了稿子,打算照稿子念,。輪到我發(fā)言,,剛念了個開頭:“尊敬的習近平副主席……”近平馬上就打斷了我的話,說:“隨娃,,你咋也這么稱呼我呢?”我一看,,給近平念一遍稿子,走這形式,,確實沒啥意思,,就把稿子撂下了。
接下來,,近平詳細詢問了梁家河的發(fā)展情況。我說:“電,、自來水都有了?,F(xiàn)在公路也已經(jīng)修好了,能通車了?!苯絾枺骸肮肥菑牧杭液右恢蓖ǖ轿陌搀A嗎?”我說:“是的,。”他問:“路多寬?”我說:“三米五,?!彼麊枺骸笆撬嗦愤€是瀝青路?”我說:“現(xiàn)在是用水泥修的,磚石護邊,,等將來條件好了,,再修瀝青路?!?/p>
別的地方干部發(fā)言時,,近平也都問得很細致,對群眾生活和基礎設施建設尤其重視,。原定半個小時的會,,開了差不多三個小時,本來是11點散會,,11點半吃飯,,結果會開到了1點半,飯還沒吃呢,。
2015年春節(jié)前夕,,近平和彭麗媛老師一起回到梁家河來。還沒到村口,,近平就提前下車了,,他和前去迎接他的村民一起往村里走。路過當年修建的淤地壩時,,近平站在壩邊看了好久,。冬天的壩地上,矗立著一排排筆直的樹苗,。近平問我:“隨娃,,種樹苗比種糧食收入高嗎?”我說:“高一些,而且更好管理,?!苯接肿屑毧戳藟蔚氐囊绾榈溃€有石頭壘起來的護壩坡,,看到都沒什么問題,,他就放心了,并囑咐我要加強管理和排查,,注意雨季的土地安全,。
近平又問我:“咱們山上現(xiàn)在有啥?”我告訴他,,這幾年,陸續(xù)都栽上了果樹,,有的開始掛果了,。近平很高興,就說:“那咱們上去看看,?!蔽艺f:“路不太好走?!苯秸f:“沒關系,,咱們慢慢上?!钡搅松缴?,近平看到了果園,問:“現(xiàn)在咱們種果樹效益怎么樣?比種糧食收入多多少?”我說:“效益還不錯,,只要有銷路,,收入多十幾倍都不止?!苯接謫枺骸胺N果樹的成本投入高不高?”我回答他:“不算很高,,比如一畝地的果樹,不算人工成本,,如果只是打藥和施肥,,一千多塊錢的成本就夠了,幾年時間樹開始掛果,,每年都可以收入幾千元,。等樹越長越大,到了盛果期,,每年收入可以達到兩萬以上,。種糧食就差遠了,咱們這邊土地肥力不夠,,每年能產(chǎn)六百多斤糧食,,也就收入幾百塊錢?!?/p>
近平很關心村里老人的保障,,問我:“現(xiàn)在梁家河的老年人每個月都有補助嗎?”我說:“有。咱們村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一個月一百二十五元;隨著年齡增加,,補助也會增加?!苯接謫栁遥骸昂献麽t(yī)療覆蓋情況怎么樣?每個人都有保障嗎?”我說:“都有,,所有人都在合作醫(yī)療保障范圍內(nèi),,投保率是百分之百。村里人到延川縣去看病,,可以報銷百分之七八十;到延安市區(qū)看病,可以報銷百分之五六十,?!?/p>
那天,我們和近平站在山頂?shù)墓麍@,,往四周望去,,是一道道溝和一座座嶺,一派黃土高原的冬日景象,。近平隔了這么多年,,又回到他年輕時生活過的這片土地,心里肯定有很多回憶和感想,。我能看出他回到梁家河的那種親切和高興,。但他在梁家河只能待那么幾個小時,他沒有時間抒懷和感慨,。他張口說的,、問的,都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情況,,收入,、醫(yī)療、養(yǎng)老……從這里,,我們能看出他的務實和誠懇,,看出他心里一直惦念的是什么。
無論近平當年是我們村的支部書記,,還是現(xiàn)在是全黨的總書記,,他的心一直都在我們老百姓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