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租房將推出“迷你”戶型
法制晚報訊(記者陳斯)在北京的公租房中,,將出現(xiàn)一種更適合青年人、租金更便宜、更精致的小戶型。《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從市住建委了解到,,《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與評價標準》已經(jīng)發(fā)布,并從本月起正式實施,這不但是本市也是全國第一份公租房建設標準,。
記者注意到,在這份標準中,,放開了公租房“最小不得低于22平方米”的面積限制,,允許15至22平方米的小戶型出現(xiàn)。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透露,,相比普通商品住宅,,公租房面積雖然不大,但未來將建得更加精致,,諸如油煙分離的一些新技術(shù)甚至是商品住宅都少見的新亮點將強制在本市公租房中推廣,。
推出小戶型公租房降低租金、提高利用率
記者了解到,,在以往公租房遵從的《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國標中,,規(guī)定由兼起居的臥室、廚房和衛(wèi)生間等組成的最小套型住宅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2平方米,。對區(qū)別于普通商品住宅的公租房而言,,這一道門檻則有諸多掣肘。而在這份新標準中,,打破了22平方米的最小面積限制,,允許15至22平方米小戶型的出現(xiàn)。
參與標準起草的一名負責人介紹,,此前本市曾推出過臥室與客廳合二為一的“零居室”,,面積也未能突破22平方米,。實際上,一些單身者或者小兩口對小戶型公租房更青睞,,22平方米以下的戶型經(jīng)過集約化設計處理,,也能滿足這部分租戶的需求。
小戶型公租房對于租戶來說,,首要的好處是租金更便宜了,。以常營匯鴻項目43元/平方米的月租金為例,如果面積從22平方米減到15平方米,,月租金可以減少301元,。如果在全市范圍內(nèi)算一筆大賬,最小面積限制的降低,,意味著能在同一片土地上建設更多符合標準的公租房,,特別是在中心城區(qū)地段的項目,土地利用效率也能有所提高,。
當然,,推出小戶型公租房并不意味著以前的戶型不再建設?!皩τ谧鈶魜碚f,,能夠挑選的戶型選項也就更多了?!笔凶〗ㄎ撠熑苏f,。
記者注意到,標準中15至22平方米小戶型的誕生,,也為未來公租房的戶型格局帶來新變化,。未來公租房建設也可根據(jù)采光等要求,分出15至22平方米純小戶型,、22平方米以上戶型,、上述兩類戶型混合組合的三類住棟格局,可避免用地浪費,。同時,,也會有部分純北向公租房。
采用水平直排煙道做飯時不再“串味兒”
公租房的面積小了,,其使用功能會不會縮水,?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公租房面積本來就不大,,因此從一開始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就考慮到后期的裝修和租戶使用,。”該負責人介紹,,在此前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一些市民對于陽臺的需求較大,,因此在建設標準中也增加了公租房住戶內(nèi)設陽臺,、陽臺內(nèi)設晾衣空間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只有幾十頁的公租房建設標準中,,滿滿都是細節(jié)。例如,,由于公租房面積不大,,很難裝入市場上的大型門柜家具,因此標準專門強制要求設置吊柜等儲藏空間,;對于15至22平方米的小戶型公租房,,還專門要求衛(wèi)生間要具備坐便器、洗面器,、淋浴器和排氣設施的基本功能,;可不單獨設立廚房,但要有備餐空間,,必須預留好冰箱和洗衣機的位置,。
“廚房應選擇油煙分離式的排放設備,,排風宜采取水平直排的方式”,。標準中這條看似專業(yè)的條款,將帶來后期公租房居住舒適度的極大提升,。據(jù)記者了解,,未來本市公租房將告別豎向煙道,倡導水平直排的方式,。而豎向煙道其實正是每戶之間炒菜做飯時“串味兒”的罪魁禍首,。
雖然是水平直排,但采取油煙分離的設備,,經(jīng)過凈化處理裝置,,98%以上的油煙將被攔截,排出的是水蒸氣等無污染氣體,,對于環(huán)境的污染也將大幅降低,。
與公交地鐵銜接已經(jīng)成為“必備項”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到,這份公租房建議標準從本月起已經(jīng)正式實施,,今年列入開工計劃的公租房就將按照其建設,,將在設計和驗收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作用。
在標準中,,還專門列出了15項公租房的評價指標,,強制要求公租房必須具備的條件,涉及公租房室內(nèi)與室外環(huán)境,。
標準要求公租房住區(qū)應優(yōu)先選擇市政基礎設施條件齊全的區(qū)域,,應與公交系統(tǒng)或軌道交通網(wǎng)絡緊密銜接,,并具備與軌道交通站點或大型公交樞紐接駁的場站,、道路條件,。
具體來說,項目周邊設有已投入運行的公交站點或首末站設施,,住區(qū)人行出入口附近設有出租車等候點,。而在一些條件允許的地方,主要人行出入口500米內(nèi)就會有公交站點設施,。
在一般住宅的停車等配套設施上,,會存在“千人指標”的概念,也就是根據(jù)每戶2.45人來計算配套設施的建設規(guī)模,。
不過,,對于15至22平方米的小戶型而言,2.45人的算法明顯過多,,因此這次將這部分小戶型的人數(shù)按照每戶1.5人來測算,。這樣一來,配套設施更符合實際,,也能省下公租房小區(qū)公用空間面積,。
在非機動車停車設施方面,,地面非機動車停車位將不少于非機動車總停車位的50%,。地面非機動車停車位也會安排自行車、殘疾人助力車停車位,,并結(jié)合各住宅單元出入口分散布置,。
文/記者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