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題:以生命共赴使命——祭奠脫貧攻堅英雄
新華社記者陳天湖,、廖翊,、謝佼
山勢陡峭、溝谷深幽,、百步九折,、地廣人稀,、高寒荒涼……
這是四川秦巴山區(qū)、烏蒙山區(qū),、大小涼山彝區(qū),、高原藏區(qū)的亙古景象。
因惡劣的自然條件及歷史原因,,其貧困縣,、村占據全省貧困縣、村的絕大多數,,成為四川省四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
脫貧攻堅,是習近平總書記最深的牽掛,。2015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八拇笃瑓^(qū)”成為四川省脫貧攻堅、精準扶貧主戰(zhàn)場,。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開局之年,,四川省交出令人振奮的成績單:
2016年,全?。祩€貧困縣摘帽,、2437個貧困村脫貧,,減貧107.8萬人,,其中“四大片區(qū)”減貧67.5萬人;貧困發(fā)生率從2012年的11.5%下降到4.3%,,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但同時,有這樣一份沉甸甸的名單,。在這場扶貧攻堅戰(zhàn)中,,去年1年,四川?。玻访刹垦陈?,50多名干部受傷……
近日,,記者深入“四大片區(qū)”及四川各地,尋訪扶貧英雄的生命足跡,。
尋訪之旅,,道路之險,超乎想象,;環(huán)境之難,,異于尋常。攻堅戰(zhàn)場“骨頭”之硬,、“戰(zhàn)事”之艱,,盡顯其間!
特別的戰(zhàn)斗呼喚特別的戰(zhàn)士,,需要特別的奉獻和犧牲,。這份名單上的每一個名字,都與“特別”相連,;他們用熱血和生命,,書寫下共產黨人、中華兒女的不變信仰與豪邁--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攻堅決戰(zhàn)之時,生命進入讀秒,。競逐死神之履,,濃縮一生足跡。無聲誓言,,奏響最后壯烈,,詮釋生命皈依、魂之所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2016年7月19日,,張秀代突然暈倒。檢查結果,,肺癌晚期,。
張秀代是退伍軍人,從1985年起,,在華鎣山深處的廣安市岳池縣馬家村當黨支部書記,,一干30多年。
“好個馬家溝,,十年九不收,。”要讓深山溝的家鄉(xiāng)早日脫貧,必須先修路,,光為修好通村公路,,張秀代整整奔波了20年!
4年前,,張秀代就因肺膿腫暈倒過,。“不能再累了,,否則加重病情,。”手術后,,醫(yī)生如此告誡他,。“忙可以治病,?!睆埿愦@樣回應,他沒有停下,。
“他太‘亡命’(玩命)了,。”村民形容張秀代,。
這是2016年,,張秀代在生命最后年份留下的身影--
奔跑了20年的通村公路得以拓寬,他寒冬蹲守料場,,大夏天用卷尺丈量著每一寸土地,,監(jiān)看每一段水泥路鋪就,挨家挨戶協調路徑走向,、青苗賠償,;為了發(fā)展血橙、鄉(xiāng)村旅游,,用“借雞生蛋”模式脫貧,,四處請專家、尋方案,、找門路,,協調土地流轉;為精準拓展增收,,一遍遍跑重慶,、廣安,,哪個地區(qū)什么季節(jié)農產品需求大,,價格高,摸得一清二楚……
“不脫貧,把我的腦殼砍下來當夜壺,!”他這樣對全村立下“軍令狀”,。這位硬漢沒想到,從倒下到去世,,上天只給了他37天,。
就在他暈倒的那天,村里“借雞生蛋”項目的3000只雞通過新拓寬的公路運來了,,他立即放棄去醫(yī)院,,蹲在村口,忍著劇痛,,在酷暑下睜大老花眼,,對運來的3000只雞苗一只一只細細察看,從中挑出100多只弱小病雞給退了回去,。等做完這一切,,他全身虛汗像水一般流淌……
去世前一周,他堅持參加村里最后一次脫貧攻堅會議,,頂著劇痛的腹部,,吃力地問:“進度怎樣了?問題在哪里,?……”
“扶貧攻堅沒拿下來,,這是我最慚愧的事情……”面對探視的人們,他艱難地,、一字一頓地說出這句話,,眼淚順著枯瘦的臉龐流了下來,。
彌留之際,已經不能說話了的張秀代,,示意兒子打電話把他的入黨介紹人張秀建從重慶叫回來,。兩人手拉著手,,淚流滿面,相顧無語,。“我想,,他最后時刻是想看到把他帶進黨組織的人,,讓我知道,,他這輩子對得起入黨的誓言,?!睆埿憬ㄕf,。
8月26日,張秀代走了,,未滿60歲,。全村老少打著火把,,抬著棺木,,一路哭喊著把他送上山……
“他的墳好找,,老百姓的嘴,,就是他的碑!”村扶貧第一書記周莉莉說,。
另一位村支書,,也將墓碑永久刻在了村民的心里,。他叫李和林,,生前是南充市順慶區(qū)大林鎮(zhèn)李家壩村黨支部書記,21歲入黨,,當村干部,、村支書30多年,走時52歲,。
李和林最大的心愿,,是讓全村人過上好日子,?!包h的威信樹不樹得起,就要看村民的腰包鼓不鼓得起,?!边@是李和林常說的一句話。
在這個偏遠的省級貧困村,,李和林領著大家修路搭橋,、鑿井取水……3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推進村里發(fā)展,。
2015年6月,,李和林查出胃癌,但他很快從醫(yī)院回到村里,。“與其躺著等死,,不如多做點事?!彼制届o,。
脫貧攻堅的號角已吹響,,他只有拼命提速,,與死神進行最后的賽跑--
將食用菌基地,、新村聚居點,、便民橋等重點工程一一落實到位,;
抓緊種下1萬株核桃苗,建起百畝食用菌產業(yè)園,,組建“村支部+黨員+貧困戶”模式的核桃專業(yè)合作社,;
加快完成提灌站改建,,應對核桃基地建成后大量用水需要……
“3月,,天氣回暖了,他還裹著厚厚的棉衣,,懷里抱著烤火爐,,和我們商量改建提灌站的事,,說著說著,捂著肚子就倒了下去,?!贝逯魅梧嵾h翔仍記得一年前的情景。
“去年8月,,傍晚了,,開著風扇還很熱,,他艱難地走到我家詢問情況,,看到我家養(yǎng)的幾頭豬白白胖胖時,,他笑了,。看到他那么虛弱,,我心里酸酸的,?!贝迕窭盍紕俸瑴I回憶。
11月17日,,去世前一天,,李和林告訴妻子,,想上樓最后看一眼村子,。
“以前我生病,都是他背我,。那天我背他上樓,沒想到他那么輕,?!逼拮訁涡忝髡f,,“臨終前,,他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是黨把他培養(yǎng)成一名基層干部,,他對黨,、對李家壩有很深的感情……”
兩位奮斗一生、把鄉(xiāng)親帶上脫貧路的村支書,,留給自己的,,卻是四壁空空的家,。張秀代為修路苦苦奮斗20年,通村公路連通了家家戶戶,,卻繞過了自己的老屋……
年少出征壯兮,“國殤”一曲縈回,。故土情深,,“跪乳”相報,鮮血捂熱大地,;不辱使命,,身隕為民,大山回響禮贊,?!扒喙恰辫T就忠骨,“寒燈”照亮希冀,!
手機屏幕上,,兩位青年的照片令人難忘,,英俊靈秀,,時尚陽光;回看他們的微信對話,,熱情洋溢,,樂觀有趣……
這些青春的象征、美好的開始,,已成永遠的珍存與懷念,。
聶帥和梁恩宇,是扶貧攻堅殉職者中最年輕的兩位,,共青團員,,22歲。從入陣脫貧攻堅一線到犧牲,,只有20天,。
兩人出生在自然條件惡劣、極端貧困的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大學都學建筑工程管理,,畢業(yè)后在城市謀得一份高薪工作。剛與夢想牽手的他們,,響應脫貧攻堅召喚,,回到小涼山,應聘為雷波縣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技術指導員,。
9月6日,,兩人驅車前往邊遠鄉(xiāng)村指導貧困戶異地搬遷安全住房建設,,同遭交通意外……
“哥哥大學時一個月生活費只有300元,加上100元貧困生補助,,靠打工完成學業(yè),。他很有擔當,很愛生活,,對家鄉(xiāng)特別有感情,。”聶帥的妹妹聶德坤說,。
“弟弟很懂事,,讀書時,都是我主動問起,,他才說沒有錢了,。”梁恩宇的姐姐梁恩雪回憶,,“他是自己做主回來的,,說是狗不嫌家貧。下鄉(xiāng)第一天,,他給我發(fā)來微信說,,老大,我沒想到家鄉(xiāng)還有這么苦的地方,,真想為他們做點什么,。”
艱難走出大山,,決絕返回故土,。精準扶貧,讓兩位年輕人以所學回饋家鄉(xiāng),,體會到了人生價值,。從返鄉(xiāng)到遇難,只有20天,,但他們是如此緊張,、充實、幸福,。
“他走出去又回來,,最后犧牲在家鄉(xiāng),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命運,。母親難過的時候,我安慰她說,弟弟是英雄,?!绷憾餮┱f。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赤子心、青春氣,、壯士志,、未了情,同時寫在大小涼山,。
時隔半年,,大涼山的村民談起蔣富安,無不落淚,。
蔣富安是彝族,,出生于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yè)后成為涼山州審計局干部,,2015年8月被派到大涼山深處的美姑縣九口鄉(xiāng)四峨吉村任駐村第一書記,,2016年8月22日因勞累猝死,年僅26歲,。
短短一年,,這名年輕的共產黨員用心、用情,、用命與村民緣結三生--
他把高寒貧窮的四峨吉村當作自己的家,,結婚第4天,,就回到了高山上,;
他一家一戶走,田間地頭問,,逐個逐個記,,將分隔于高山峽谷的4個村民小組142戶村民走了個透,精準識別貧困戶,,精準調研村情戶情,,一年不到走爛三雙鞋;
精準調研帶來精準施策,,他在四峨吉村推廣“借薯還薯”“借羊還羊”等滾動造血脫貧模式速見成效,,不到一年,村里就實現了移民搬遷,、一村一幼,、通水通電;
誰家娃娃今年幾歲、誰家孩子到了學齡他一清二楚,,將50多個適齡兒童送到了一村一幼教學點,,把6名孤兒送到了愛心學校;
村里最困難的人家為交不起安全住房工程款犯難,,蔣富安主動找上門:“不怕得,,我先借1萬塊給你?!彼吆?,人們才知道,他自己欠下的助學貸款尚有2.4萬元沒還清,。
……
駐村的日子很艱苦,,村委會無法提供食宿,他住山下的鄉(xiāng)政府,,每天上下山,,單趟得走四五公里泥巴路;吃飯只有在村民家搭伙,,村民吃什么他吃什么,,然后塞給孩子“買糖錢”作飯費;晚上,,背著挎包摸夜下山……
“就這樣,,他一步一步地走進大家心里?!彼亩爰逯Р繒浭粻柷罢f,,“全村都覺得他是村里人,每家都覺得他是家里人,,每天村上在等他,,村民在等他……”
蔣富安的猝然離去,讓村民痛徹心扉,。
按照彝族風俗,,要為逝者穿上新壽衣,村民從家里拿來為家里老人準備的頭帕壽衣給蔣富安換上,。在他們心中,,蔣富安就是自家人。
村支書石一爾前和村里的儀式長者“德古”用一塊嶄新的毛巾,,擦洗著蔣富安年輕,、冰冷的臉,一面喃喃地問:“你不是說好今后有了娃娃,,也要送到村里幼兒園讀書嗎,?你怎么連個娃都沒留下就走了,?”
村民小組長惹格夫格渾身顫抖,強忍淚水,,為蔣富安把腳帶綁好,、扎緊,讓他的靈魂“回家”:“你家遠得很,,要走幾百里的路呢,,是我們把你累死的呀……”
“傷心呀傷心,年輕俊美的好人,,就這樣離開我們……”送葬歌起,,山鳴谷應。
“3年后戶均收入超過5000元,,一村一幼班擴大至42人,,入學率100%……”蔣富安留下的筆記本里,記下了他對村里脫貧摘帽的規(guī)劃,。去世前,,他還在為水泥路通村項目奔跑。
“四朝布衣四時新,,峨景寒燈映青骨,。吉讖九州適黎黍,村曉人煙照明月,?!笔Y富安以四峨吉村名寫下“藏頭詩”,深情而豪邁,。
“我的快樂就是鄉(xiāng)親淳樸的問候和充滿希望的眼神,。”蔣富安生前這樣說,。
悲傷悠長的送葬彝歌,,永遠留在了大涼山,為希望的使者歌吟,、安魂,。
攜夢想出發(fā),帶初心歸去,。一心一意,為百姓開路甘之若飴,;一生一世,,“在路上”奮斗向死而生。宗旨決定終極,,信仰成就永恒--“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從古至今,艱難險峻的蜀道制約著四川的發(fā)展,。
青方華的生死,,與路緊緊連在了一起。
青方華就出生在李白故里江油,,自小對“蜀道難”感受切膚,。他的家在江油最邊遠的楓順鄉(xiāng)小壩村,村民用山貨換袋鹽,,得翻過一座大山,,爬幾個山埡。小時候,,家里窮得連兩元錢的學費都交不起,。
青方華的夢,始于盼路,。他的人生,,起于開路。1992年,,鄉(xiāng)里籌資修路,,24歲的他第一個站了出來。
鋼釬鑿洞,,雷管炸山,,“轟”地一聲巨響,塵煙蔽日,、直嗆胸肺,,青方華第一個沖了進去,深深憋氣,,揮鍬掄鏟,,把炸開的山石沙土一刨刨、一簍簍掏出來……用54天時間,,硬生生地在山腹中掏出了兩個可通行大卡車的山洞,。山村開進了汽車,拉來了電桿,,家鄉(xiāng)的夜晚,,第一次亮起了燈光……
這個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年輕人,舍命為家鄉(xiāng)做了人生第一件大事,,贏得鄉(xiāng)親們信任,。1996年,青方華加入中國共產黨,。1998年,,當選小壩村黨支部書記,。
“我一定要修好村里的路,讓老人都走上水泥路,,讓大家都富起來,。”他立下誓言,。
連續(xù)18年,,他領著鄉(xiāng)親修路架橋,到2016年,,修通了村道,、社道,打通了所有入戶路,;
大地震災后重建,,他帶領村民發(fā)展起食用菌、蜂蜜,、肉羊等適宜高山村落的產業(yè),,建起了冷凍庫,成立了養(yǎng)羊合作社……
由于患先天性心臟病,,青方華一累就咳嗽,,常常是嘴唇發(fā)紫、臉色慘白,,他從不理會,。2013年突發(fā)腦溢血,因搶救及時撿回一條命,,此后左手沒有了知覺,,常常戴著的手套何時掉了都不知道,衣服的拉鏈也沒法拉上,。村民說,,這些年的大冬天,他總是敞開衣服,、迎著寒風田間地頭跑,,一家一戶走。
2016年11月,,小壩村迎來歷史性時刻:實現了脫貧摘帽的目標,,并成為全鄉(xiāng)第一個人均收入突破萬元的村子……
但是,青方華不滿足僅僅退出省定摘帽村,。他最大的心愿,,是讓每一個鄉(xiāng)親都脫貧、都富起來,。
12月20日上午,,青方華去鄉(xiāng)政府參加脫貧攻堅會議。會議結束后,,他沒有回家,,而是抓緊走訪、調研,。下午,,在走訪完貧困戶王志秀家后,乘坐兒子開的面包車下山,,于山路急彎處墜落,,兒子重傷,青方華不幸殉職,。
48歲的英年,,最終止步于路上。
“他一直想把村里的路再延伸,,連接到平武縣,,這樣,村里的路就再也不是單邊路了,,就可以搞旅游了,。但是,他再也看不到這一天了,?!备绺缜喾铰摬粺o遺憾地說。
路,,貫穿青方華的一生,。只要活著,就有開不完的路,,做不完的事……
在樂山市公路管理局,,一份編制完成的《小涼山交通建設推進方案(2015-2020)》令人感懷。這個加快彝族山區(qū)脫貧致富的方案,,每一個數據,、每一個論證,都凝聚了樂山市公路局原黨委書記,、交通局長王川的心血,。作為方案的牽頭人,他再也看不到它的完成了,。
去年3月8日,,王川在實地勘察小涼山精準扶貧交通項目--峨(邊)馬(邊)公路時,突遇道路邊巖崩塌,,與同車6位同事共同殉職,,年僅53歲,。
王川與路的緣分跨越了兩代人。他父親是南下干部,,當過樂山市交通局副局長,。王川在公路交通系統工作32年。車是伴,,路是家,,從來沒有公休假,逢年過節(jié)在路上--這是王川的生活,。
“平時,,川哥愛擺‘龍門陣’,特別愛開玩笑,。但只要一上車就沒話了,,全部注意力都在公路上。走過的每一個路段情況怎樣,,他了然于心,,而且作詳細記錄?!蓖聜冞@樣回憶王川對工作的熱愛與投入,。
修路,是脫貧攻堅的“先手棋”,。新年開春,,王川領受“軍令狀”,誓要盡快完成“峨馬路”的規(guī)劃,。8日大早,,他率隊趕赴馬邊踏勘。
幾個小時后,,意外發(fā)生,。人們在千斤巨石下,找到了王川和其他6位殉難同事,,其中一位,,手里緊緊攥著施工圖……
“路上,他5次給公路局領導及相關科室打電話,,讓他們盡快處置沿路發(fā)現的波形護欄損壞,、道路坑凼問題?!蓖禄貞?。這是王川留下的最后聲音。
“這條路連接峨邊和馬邊兩個彝族自治縣,對小涼山彝族群眾脫貧攻堅極為重要,。他是局長,,本來派人去勘探就可以了,但他一定要親自去了解情況,?!?/p>
“‘四大片區(qū)’是地質災害多發(fā)區(qū),,他們父子與公路打了幾十年交道,,看到的、聽到的災難太多太多,,沒有誰比他更了解路上的危險,,但他從不閃避,一半時間都是在路上……”
同事們含淚述說,。
“在路上”,,是王川、青方華等一代代巴蜀兒女留在世間的影像和生命狀態(tài),。
近年來,,四川干部群眾攻堅克難,在蜀道上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
十二五期間,,四川新改建農村公路11.6萬公里,,建制村通達率和鄉(xiāng)鎮(zhèn)通暢率分別達到99%和96%;2016年,,四川新改建農村公路2.3萬公里,。
這些路,通向危乎高哉之巔,,突破崢嶸崔嵬之關,,跨越沖波逆折之川……每一尺、每一寸,,灑滿血汗,、布滿艱辛;每一步,、每一程,,連接民心、通達幸福,!
又是一個春天,!金燦燦的油菜花,開遍“四大片區(qū)”,,開遍四川鄉(xiāng)村,,開遍英雄奮斗的大地--
寬闊的通村公路讓華鎣山深處的馬家村不再僻遠,張秀代生前帶領大家種下的血橙漫山遍野,,他規(guī)劃的民俗旅游,、“荷塘月色”景觀正在推進,;
和煦陽光下,已落成的李家壩新村與片片核桃林相映襯,,別樣美麗,。李和林去世1個月,李家壩以滿分通過省級脫貧驗收,,實現整村“摘帽”,;
蔣富安生前奔忙的通村水泥路修通,尋訪之日恰逢趕集,,嶄新的盤山公路上車行人走,、一片歡快。驅車直達山頂,,在云天相接的彝寨感受“村曉人煙”“峨景黎黍”之美……
英雄的奉獻和生命,,化作美麗與希望!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痹谑萌珖舜笪宕螘h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再次莊嚴宣示。他強調,,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并對當前脫貧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總書記的講話和要求,,極大鼓舞了四川及全國各族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定信念,。
偉大的事業(yè),,從來與偉大奉獻、極致付出相連,?;赝撠毠詰?zhàn)場,一個個英雄兒女前赴后繼,、奮力拼搏,,以熱血和奉獻寫滿壯烈,刻下無字豐碑。
熱血灑處,,必將孕育生機,、催放花朵、捧出碩果,、釀就幸福,;奉獻精神,必將燃燒心靈,、點亮巴蜀,、璀璨長空、光耀神州?。▍⑴c記者:董小紅,、陳地、劉坤,、蕭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