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電子對抗團舉辦“軍人樣子我的樣子”嘉賓訪談活動,熊宏鑫和其他7名官兵被請上臺,。主持人看受訪官兵比較拘謹,就說:大家放松一下,。結果別人只是稍微調整坐姿,熊宏鑫卻完全放松下來,一下子躺進沙發(fā)里,引來臺下哄然大笑,。指導員何龍翔剛回到連部就接到上級的電話批評:你們是怎么教的兵?全團上千人在臺下看著,,真丟人,!
因為這樣那樣的“缺陷”,熊宏鑫一直備受爭議,。
2015年7月,熊宏鑫第一次打破軍區(qū)紀錄奪冠,,團黨委在研究給熊宏鑫立二等功時,,常委“一班人”很難統(tǒng)一意見:一是連體能考核都不及格的兵,憑借一次比武就立二等功難服眾,;二是列兵立二等功在全團歷史上沒有過,,在部隊干了這么多年的老兵會怎么想?
“硬幣兩面看,,人才不求全,,有打勝仗本事的人就該立功?!眻F政委田明宇力排眾議:新型作戰(zhàn)人才就要有新的評價體系,。他就像航天飛船的一個特殊零件,放在汽車,、輪船上是一個廢件,,但在這里無可替代、至關重要,。給熊宏鑫這樣把本職專業(yè)練到極致的官兵立功,,在全團就樹起了新型作戰(zhàn)人才培養(yǎng)的鮮明導向。
回憶當初,,田明宇依然感慨良多:信息化戰(zhàn)爭條件下,,作戰(zhàn)體系中分工越來越細,我軍兵種專業(yè)也越來越繁雜,衡量高低不能“一刀切”,。電子對抗部隊作為新型作戰(zhàn)力量,,更不能再用“老步兵”的思維來看問題、搞建設,、育人才,,400米障礙跑得最快,手榴彈投得最遠,,就是我們團上了戰(zhàn)場最管用的兵嗎,?我看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