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而學校不但是傳輸知識的三尺講臺,,更應該是育人的大舞臺。一個人無論能力有多強,,地位有多顯赫,學歷有多高,,知識有多豐富,如果他沒有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那么,他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因此,,德育教育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一,、愛國主義教育思想的養(yǎng)成教育
怎樣利用好語文教材這一德育教育的載體,,成了教師教研課題之一,。而有些教師只為教知識而教,這顯然是與提高素質教育背道而馳的,。巴金說過:“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舒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p>
我在講《一個有缺口的饅頭》這篇文章時,把重點放在了德育教育上,。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們不但錦衣玉食,,而且都是家中的寶貝。對當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殘暴之行,,不以為然,,認為那都是過去式了,。這篇文章的主旨,不但要讓學生了解當時我們國家生靈涂炭,,備受凌辱的凄慘現(xiàn)狀,,更要記住那段屈辱的歷史。懂得幸福生活是多少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珍惜這幸福來之不易,!
在開始默讀文章時,孩子們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有一位同學竟然出乎意料的提出:“老師,這是真的嗎,?”我聽到后,,半晌沒有說出話。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于是,,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打開書,,用顫抖的聲音讀到:“他丟下機槍,,面對饑民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頭上:‘鄉(xiāng)親們哪,!前邊,,守怒江的弟兄們已經(jīng)四天沒有吃飯了,他們餓著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你們……’”“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將手里的饅頭遞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饅頭也遞上去:‘叔叔,,你給前邊打鬼子的叔叔們說一聲,這個饅頭我咬了一口,,請他們不要嫌棄,,請他們吃飽了多殺鬼子……好嗎?’”讀到此時,,我停下了,,說:“同學們,你們知道那個饅頭意味著什么嗎,?讓出去那個饅頭又意味著什么嗎,?”孩子們看到我激動的表情,眼中晶瑩的珠光,,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名同學站起來說:“老師,,我知道了,,那個看上去再平常不過的饅頭,,在那一刻意味著生與死?!蔽依^續(xù)說:“同學們,,看到你們丟棄的食物,老師好心酸,;看到你們比誰穿的是名牌,,老師更感到……”孩子們紛紛討論起來。我知道這節(jié)課我成功了,,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不忘歷史,,國富民強才能不受外辱
陶行知說:“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p>
國家的興衰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沒有大家哪有小家,國不富則民不強,。這樣的道理對現(xiàn)在的孩子們,,如果只用說教去教育他們,是不會取得好的效果的,。
我在講《明珠回歸》這一課時,,設計了導言部分。在課前提問:“同學們,,誰能解釋一下‘明珠’是什么意思嗎,?”孩子們紛紛解釋說,明珠就是寶貝,;明珠就是夜明珠……“可是,,今天老師講的明珠不是同學們口中的寶貝,,而是指香港”我繼續(xù)說:“在100多年前的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清朝戰(zhàn)敗后,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被英法聯(lián)軍打敗簽訂《北京條約》。在1898年再次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條約,,將香港租借給英國99年。也正是這不平等的三條條約,,決定了香港百年的奇恥大辱?!蔽疫呎f邊將課件打開,,演示著當年的一幕幕,,同學們紛紛議論起來:“既然是不平等條約,,為什么還要簽訂呢?”“當時的清朝政府,,怎么會戰(zhàn)敗的呢,?”一陣議論之后,同學們又將目光投向了我,,我知道機會來了,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隨即將課件打到香港回歸的畫面,。并板書課題:《明珠回歸》。于是,,同學們投入了學習之中,。
在本節(jié)課總結時,我說:“同學們,,誰來說說今天你的收獲,?”我說,我說,,“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香港是怎樣被英國強占的?!薄巴ㄟ^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香港今天的繁榮和富強?!薄袄蠋?,我知道了,如果國家強盛了,,就不會受外辱了,。”我終于等到了本節(jié)課的主題。繼續(xù)拓展:“那么,,今后你想怎樣做,?怎樣保衛(wèi)我們的國家?”
這節(jié)課,,通過導言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引到正文。使同學們懂得了,,只有國家強盛了,,才會有幸福生活,。只有努力學習,,將來才能擔當起建設國家,保衛(wèi)國家的重任,。
三,、愛心教育的養(yǎng)成教育
溫世仁說過:“一個人有再大的權力、再多的財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沒有學會去關懷別人、去愛別人,,那他的生命還有多少意義呢,!”
而現(xiàn)在的孩子們,都是唯我獨尊,,我才是家中的小皇帝,。缺少愛心,沒有社會責任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是他的“傭人”,,是他的“保姆”,。就現(xiàn)狀而言,怎樣教育孩子們尊重他人,,孝敬長輩,,回報父母。是我們教師常議論的話題,。也是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思考的問題。
《小學德育大綱》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碧貏e是語文教學中,這一點尤為重要,。要達到教育的目的,,我們教師在課前就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備好課,,寫好教案,,與同事交流經(jīng)驗和看法。在學習《游子吟》這首詩時,,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養(yǎng)成教育,,不失時機的抓住了這首詩中的愛心教育。在導言部分,,用課件播放遠游的海外游子和白發(fā)蒼蒼的老媽媽相見時,,母子相擁而泣,淚流雙行的場景,;播放一個瘦小的小女孩兒,,與殘疾的奶奶相依為命的生活場景?!巴瑢W們,,父母生你容易,養(yǎng)你難,。你在慢慢長大,,而你身后的父母不知何時添了許多白發(fā),他們的聲音變粗了,,他們的腰身駝了他們的腳步放慢了,他們已經(jīng)老了,?!蔽野l(fā)現(xiàn)孩子們聽得入了神,于是話題一轉轉到了主題——游子吟,。這一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課件插入了活生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母慈子孝事例。使孩子們懂得了為什么要孝敬父母,,應該怎樣孝敬長輩,。養(yǎng)成了良好的愛心教育目的。
總之,,語文教材是德育教育的良好載體,。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無處不在,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把握好教材,,利用好教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養(yǎng)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