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秋的天氣里,廣西灌陽縣酒海井紅軍烈士墓紀念碑園里,松柏偶爾隨風而吟,,一旁的烈士遺骸打撈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83年前的1934年,,100多位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被人殺害沉進了酒海井。今年8月,,當?shù)乜h政府決定開始勘探打撈尋找挖掘酒海井紅軍遺骸,,截至9月17日,現(xiàn)場已經打撈出20例骸骨,,并初步確認屬于當年犧牲的紅軍烈士,。圖文/王紅琴
據了解,9月12日,,自灌陽縣酒海井烈士遺骸打撈首次發(fā)現(xiàn)了疑似遇難紅軍烈士的遺骸后,,到15日井下已發(fā)現(xiàn)多具骨骸。
記者跟隨廣西文物考古專家進入井內查看井下打撈情況,,并在井內發(fā)現(xiàn)了有大量辨識度比較高的頭骨,、手骨和腳骨等及數(shù)根打結的棕繩。
武警官兵將遺骸移送至遺骸鑒定處隨后,,中山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系副教授李法軍帶領的鑒定團隊對骨骸進行分類,、修復,并從體質人類學的角度對骸骨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以及骨頭上的創(chuàng)傷等情況進行判定,。
骨頭的年代,則需要進行碳14測定之后,,才能進行判定,。灌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周恒志在接受采訪時說到:“通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我們發(fā)現(xiàn)了十多具遺骸,,現(xiàn)在我們請廣西考古學家,、中山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系專家對這些遺骸進行鑒定識別,,看是否是當年紅軍的遺骸,一旦確定是83年前在灌陽遇難的紅軍遺骸,,將舉行遷葬儀式,,將遺骸放入灌陽酒海井紅軍烈士陵園的紅軍冢。
為保障打撈工作的順利進行,,井下已安裝高清攝像頭,,全程記錄兩名清淤工作人員井下清淤工作情況,兩名井內的工作人員對井下所有疑似人骨的東西都進行仔細辨別,,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而井外的工作人員會嚴格再把關,對井內運出的淤泥再次進行辨別確認,。如果發(fā)現(xiàn)疑似人骨的細小物體,,交給現(xiàn)場文物專家對其進行辨認,確保疑似紅軍的遺骸都能得到保留,。
記者對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珍進行了采訪,,他在采訪中說,13日下井時發(fā)現(xiàn)有人骨,、打結的棕繩,,與當年遇難紅軍的史料相吻合,便讓井下打撈的工作人員暫停作業(yè),,待文物部門采集資料后再繼續(xù)作業(yè),。他還說,紅軍遺骸之所以能夠大量出現(xiàn),,是因為遺骸所在之地不是井底,,而是一個回水灣。圖文/王紅琴
圖為消防官兵將遺骸放入骨灰壇中,并運送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