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很便宜,。建國初期,我國百廢待興,綠化城市確實不是當務之急,,能省則省,楊,、柳樹苗在價格上占有絕對優(yōu)勢,。直到現(xiàn)在,生長一年的小楊樹苗,,一株不到十塊錢,,直徑超過五厘米的楊樹,一株用不了三十塊錢,。
就這樣,,楊樹和柳樹,尤其是在北方深受喜愛的楊樹,成為北京綠化樹種的首選,,全國的綠化工程逐漸形成了“北方楊(樹)家將,,南方沙家浜(杉樹)”的格局。
全民綠化的效果也十分喜人,,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逐漸上升,,北京的沙塵暴天數(shù)也逐漸減少。根據(jù)北京觀象臺沙塵資料統(tǒng)計顯示:北京地區(qū)的平均沙塵天數(shù)從50年代的26天,,逐次減少,,60-80年代在10天至20天之間波動,90年代不到5天,;2010年以后則下降到3天左右,。
▲全國森林覆蓋率變化圖(《人民日報》2005.9.26第14版)
可以說,楊,、柳樹為挽救當年被沙塵暴狂虐的北京立下功勞,。
但當時為何沒有考慮到飛絮的后果呢?
3
雌雄不辨帶來麻煩,!
以楊樹為例,,最初,為北京綠化做貢獻的楊樹種類很多,,包括從國外引進的黑楊,、加拿大楊等,可謂是“百楊齊發(fā)”,,但栽種了幾年后,,這些品種就因為病蟲害等原因,紛紛出現(xiàn)樹勢衰微的現(xiàn)象,。
科研人員就此苦苦尋覓,,恰逢當時的河北省林科院研究出表現(xiàn)優(yōu)秀的鄉(xiāng)土樹種——毛白楊,它具有生長勢好,、樹形美觀,、易管護等優(yōu)點,因此被大量引進北京,,逐漸替代了其他楊樹品種,。
不過,被大量引進北京的優(yōu)質楊樹品種,,卻是雌株的,,學界統(tǒng)稱為“易縣雌株毛白楊”。據(jù)北京林業(yè)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康向陽介紹,,這是因為楊,、柳雌株在前期生長速度較快,,而市場上苗木的銷售多按直徑粗細計價,雌性品種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相對較高,,所以被大量繁育,、銷售,然后“占領”了北京,。
在當時,,綠化拯救北京是當務之急,,正如一位園林工作者所說,,“說實在話,當時園林綠化工作者更多的是考慮怎么讓北京盡快地綠起來,,沒有特別在意飛絮的問題,。”
到了90年代,,這些雌株都發(fā)育成熟,,進入了壯年,有了繁衍后代的需求,,飛絮危機一觸即發(fā),。
在意識到雌株的飛絮問題后,北京逐漸開始限制雌株的引進,,但仍無法避免雌株入市,。
這主要是因為雌株真的長得很快,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綠樹森森的效果,,迅速滿足綠化需求,。此外,楊,、柳樹在生長初期,,雌雄莫辯,很多經(jīng)驗豐富的園林工作者也無能為力,,唯有把樹苗送到專業(yè)實驗室做DNA圖譜檢測才能分出雌雄,。這就給很多不良商家以可乘之機,為了多贏利,,把長相壯實的雌株當雄株賣,,購買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下種上,多年后雌樹突然開花飛絮才知道上當了,。
2013年,,北京出臺了《北京市主要常規(guī)造林樹種目錄》,其中對楊樹明確要求采用雄株,。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同時也規(guī)定,,自2015年起,,在各項園林綠化工程中,嚴禁使用楊,、柳樹雌株,,以求從源頭上治理楊、柳飛絮,。
4
拿小小的飛絮沒轍,?
出現(xiàn)問題,自然要想辦法解決,。
第一種方法,,思路很簡單,就是換樹,。
在飛絮問題集中爆發(fā)的90年代,,聲勢浩大的“百萬雄楊進北京”工程被提出,1994年,,一大批雄株毛白楊迅速占領了北京的多條道路,。但雄株存在數(shù)量少、更新速度慢等問題,,也不比“易縣雌株”生命力頑強,,從種下后第3年起,就開始生病,,最終結局如何已不可考了,。
那么,嘗試換其他樹種,?
沒有這么簡單,。
更新樹木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許多雌株楊,、柳樹都已成材,,正處于植物生長的壯年期和生態(tài)效益發(fā)揮最顯著時期,若全部砍伐淘汰,,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自不必說,,更換后的樹木短期內也難以頂替原有的綠化和遮蔭效果,,城市會變成光禿禿的一片。
此外,,更換成其他品種的樹木也未必會好到哪去,。前面提到的杉樹、桉樹,、泡桐,、馬尾松就各有各的缺點,。除了這幾種之外,呼聲最高的是法國梧桐和銀杏,。
▲秋天地壇公園的銀杏樹
從觀賞性上來說,,這兩種樹確實很美,但法國梧桐所產(chǎn)生的果實飛毛,,惱人程度較楊,、柳絮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這些毛毛更加細小,,會直接飛入人們的呼吸道,,引發(fā)呼吸道疾病。而銀杏長勢緩慢,,發(fā)芽晚,,落葉早,,不能很快成蔭,,綠期較短,一旦樹齡超過30年,,頂部就易枯死,。
換樹成本也很高。移走一棵楊樹的人工費是30元,,其中還不包含運費,,而更換成法國梧桐的價格則高達1200元一株,如果全部更換,,以北京目前楊樹和柳樹的數(shù)量,,花費之大超乎想象。
第二種方法是給楊樹和柳樹做手術,,抑制其生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