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也沒有西方媒體說“手無寸鐵的示威者”了,,他們反而開始大篇幅地報道示威者的暴力行為,引用特區(qū)政府的話譴責示威者。
正如我們看到的,,剛過的三天,接連不斷的大規(guī)模暴力將香港推向了極為危險的境地,。
暴徒癱瘓交通,、在地鐵內(nèi)縱火,焚燒普通市民,,打砸校園,,攻擊內(nèi)地學生……這些突破底線的行為,讓再怎么偏頗的西方媒體也無法無視,,開始改變報道的態(tài)度,。
翻閱外媒,島叔發(fā)現(xiàn),,再也沒有西方媒體說“手無寸鐵的示威者”了,,他們反而開始大篇幅地報道示威者的暴力行為,引用特區(qū)政府的話譴責示威者,。
有的媒體甚至重新審視了事件的性質(zhì),,悄然改變用語。例如BBC的報道,,不再以“pro-democracy”(親民主的)來形容香港示威,,而是改稱“anti-government”(反政府的)?!俺舐?、謊言、恐怖”,,西方媒體直接用了這樣的詞語,,來形容本周發(fā)生在香港的暴力活動。
11月12日BBC的報道《香港示威:警方說,,法治處于“崩潰的邊緣”》
丑陋
一向支持香港示威者的《紐約時報》如今的報道變得十分曖昧,。
本周一,《紐約時報》發(fā)表了一篇題為《丑陋的開端:香港暴力蔓延的一天》的文章,。文章一會用示威者的話說警方暴力,,一會兒又列舉出很多客觀事實,來說明示威者的暴力,。
既然如此,,記者索性籠統(tǒng)說凡是暴力都很“ugly”(丑陋)。
文章這么說:“示威者號召市民加入周一的罷工,于是大規(guī)模的擾亂早晨的通勤,。香港各個地方的活動,,包括大多數(shù)大學的課程,被迫取消,?!?/p>
“香港政府的支持者對示威者的暴力、對這個城市的毀壞充滿了怨恨,?!薄皵?shù)月的騷亂讓中國這塊領土陷入了幾十年來最大的政治危機,如果周一是個開始,,目前看不懂盡頭,。”
對于發(fā)生在香港馬鞍山區(qū)的燒人事件,,文中寫道:“在一座過街天橋上,,一名中年男子與吵鬧的抗議者發(fā)生爭執(zhí),,他指責他們不愛自己的祖國中國,。他被人潑了易燃液體并點燃?!?/p>
11月11日,,《紐約時報》的報道《丑陋的開端:香港暴力蔓延的一天》
次日,《紐約時報》又發(fā)表了《交通癱瘓,、警民沖突,,香港街頭再次陷入混亂》一文。這次的文章更詳細,,說道:“周二的抗議活動從黎明后開始,,旺角附近的抗議者在公交車前放置路障,并刺穿車胎,?!?/p>
“有人將汽油彈扔到一條通向中國大陸邊境的主要鐵路線上,在通勤高峰時段造成了延誤,。大批通勤者沿著鐵路行走——這在以效率和秩序而聞名的香港是罕見的一幕,。”
文章沒有直接譴責示威者,,而是引述特首林鄭月娥的話說,,暴力抗議者“是與市民為敵”,不斷升級的動亂可能“令香港踏上不歸路”,。島叔覺得,,這種“騎墻”的態(tài)度對于《紐約時報》已是相當不容易了。
被示威者縱火的香港街道(來源:《紐約時報》)
兩起事件中,,警方共拘捕五名男子,,涉嫌非法集結(jié)、藏有攻擊性武器,、襲警及破壞社會安寧等,。共有兩名警務人員受傷,被送往北大嶼山醫(y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