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憶工程”
島內(nèi)各界有識之士對歷史課本遭到粗暴篡改紛紛表達痛心與憂慮,。世新大學副校長游梓翔表示,這是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一項“失憶工程”,,試圖使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軸線變得凌亂,,切斷臺灣與中國歷史的緊密關聯(lián)。
臺灣中學教師沈渝在《聯(lián)合報》撰文表示,,為了容納更多的“東亞發(fā)展史”,,中國史被大幅精簡,中國史上最偉大的漢唐盛世幾乎消失在臺灣新世代的記憶中,,帝王將相的名字也一同消失了,,“沒有劉邦,也沒有武則天”,。他質(zhì)問道:“沒有了人便沒有了故事,,歷史課將變得何等枯燥沉悶?無法知興替,、明得失的歷史教育,,還剩什么意義?”
國民黨考紀會主委,、律師葉慶元直批,,按照新課本所教,,“如今臺灣的孩子們將不再知道什么是三國,也不會知道誰是趙云,、誰是呂布了嗎,?”
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表示,課綱變化背后反映出民進黨的政治圖謀,,“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新課綱美化日本殖民,對國民黨執(zhí)政用“白色恐怖”四字帶過,,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的成果只字不提,,造成年輕學生的誤解與誤識,也削弱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民進黨想借此教材鞏固統(tǒng)治地位”,。
島內(nèi)教育界人士指出,一本教科書每年約20萬名臺灣學生使用,,10年就是200萬名,,加上外溢效果,全臺灣恐有400萬人要受到這種“去中國化”歷史課本影響,?!芭_獨”教科書若得不到及時撥亂反正,拖越久“獨”害越深,,臺灣社會需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大,。
必遭反噬
多年來,綠營一直想盡辦法修改課綱,。正如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xié)會理事長段心儀所說:“20年來臺灣的教育資源被用來逐步建構(gòu)一套‘反中’的歷史詮釋,。”
早年臺灣中學歷史教科書按照歷史朝代的時間順序編寫,,李登輝時期將初一教科書改為“認識臺灣歷史篇”“認識臺灣地理篇”,初二才開始念中國史,。中國史跟臺灣史被割成兩節(jié),,內(nèi)容濃縮,學習次序也被擺到了臺灣史之后,。
原標題:600年歷史不到300字搞定,,民進黨當局簡化中國史程度“令人發(fā)指”【環(huán)球時報記者張?zhí)煨小颗_灣初中二年級的歷史課本出爐了,。
新華社南京6月16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16日,,南京大學成立“新中國史研究院”,。這是一個以新中國史為主題的集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平臺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結(jié)束,,中國抗日戰(zhàn)爭經(jīng)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