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紙寸金的“海內孤本”
名副其實的舉世無雙
這本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詩集》
原二十卷現(xiàn)僅殘存六卷共八十七頁
但每一頁都是無價之寶
它有三大“金貴”之處:
材質為紙
文博界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
“紙一千,,絹八百”
意為以紙為載體的文物
可以保存的年限不過一千年
而以絹為載體的文物
最多保存八百年
這部紙質詩集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
可見其難能可貴
宋代刻印
坊間曾傳“一頁宋版,,一兩黃金”
雕版印刷興盛于宋
其刻印精工、流傳稀少
故有“寸紙寸金”之說
目前全世界存世的宋代杜集刻本
也不足20部
這部宋刻杜集的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查無此書
存書無卷首,,無序目可查,不知何人所輯,。書體甚奇,,雖有編年,不以年次,。
這部古籍不見于海內外公私目錄著錄
意味著全世界“僅此一本”
是名副其實的“海內孤本”
宋代刻本+紙質古籍+海內孤本
三大buff疊加
讓這部杜工部詩集成了
全宇宙僅此一本的“金色傳說”品質古籍
草堂先生重歸草堂
離不開這位“護寶人”
《草堂先生杜工部詩集》得以完善保存
不得不提到它背后的“護寶人”李一氓先生
1964年的夏天
在北京中國書店一隅
這位四川籍的革命老前輩與它不期而遇
他千里之外為杜甫草堂“代購”了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