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塔聳入云端、人工島屹立海上,、橋梁若游龍飛動,,黑色的瀝青路面油潤發(fā)亮,各種交通標識清晰指引,,粵港澳大灣區(qū)關鍵交通樞紐——深中通道項目建設進入收尾工作階段,,將以最佳狀態(tài)迎接通車時刻。6月7日,,記者踏上深中通道,,提前探營。
△深中通道深中大橋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1公里,,是環(huán)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nèi)灣”A字形交通網(wǎng)絡骨架的關鍵一橫,。路線全長約24公里,起自深圳機場互通,,與廣深沿江高速(一,、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馬鞍島登陸,,與中開高速對接,通過連接線實現(xiàn)在深圳,、中山及廣州南沙登陸,,采用雙向八車道、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的高速公路技術標準,。
深中通道東人工島位于深圳寶安機場南側,,全島陸域面積約34萬平方米,與深中隧道相連接,,并實現(xiàn)與廣深沿江高速等路網(wǎng)的高效順暢銜接,,為世界首座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沿東人工島主線向西行駛,,便能進入長6845米的深中隧道,,打卡這一入選“全球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50項標志性工程”的地標。目前,隧道內(nèi)燈光照明,、可變情報板,、交通標識,以及智能巡檢機器人等智能交通管控設施已安裝完畢,。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內(nèi)
長6.8公里的隧道里共有14臺智能巡檢機器人,承擔著隧道交通環(huán)境和機電設備日常巡檢工作,,隧道內(nèi)還有雙波長火焰探測器,、北斗衛(wèi)星信號摸擬設備等大量智能化設施設備,這些“神器”,,都將為不久之后安全高效出行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