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映電影《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中,,李想(朱一龍飾演)和李曉(張子楓飾演)兄妹的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人,,他們相繼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在炮火中意外重逢,沒想到短暫相聚后,,卻是永遠的分別,。
“一看到李想,,我就想起了我的哥哥,。”
電影首映禮上,,觀眾席中的一位志愿軍老戰(zhàn)士蔣昭瑜淚流不止,,她
的哥哥蔣伯衡如同李想一樣,將年輕的生命留在了朝鮮戰(zhàn)場
……
△李曉的扮演者張子楓擁抱蔣昭瑜奶奶
在戰(zhàn)場上,,蔣昭瑜與哥哥的兩次偶遇成為她最難忘的記憶。兩人約定完成任務后,,在休整地團聚,,但哥哥卻食言了……總臺央視新聞記者專訪蔣昭瑜,聽她講述戰(zhàn)場上與哥哥的重逢和別離↓
01
“我必須參軍”
兄妹倆都加入了志愿軍
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青年人的參軍熱情都很高,18歲的蔣昭瑜剛剛高中畢業(yè),,她報名參軍后才知道,,她的哥哥蔣伯衡也報了名。
△蔣昭瑜
蔣伯衡是家中長子,,在蔣昭瑜的印象中,哥哥喜歡看書,、寫字,、畫畫,一身書卷氣,,愛畫漂亮的花草,,也愛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巷子中,。小時候,,哥哥還會耐心地將她寫的錯別字圈出來,指導妹妹學習,。
△蔣伯衡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
想到哥哥已經(jīng)成家,蔣昭瑜有些“私心”地勸哥哥留下照顧家人:“咱家有我當代表,你就別去了,?!辈簧蒲赞o的哥哥沒有多說,給她留下一句“我必須參軍”就離開了,。在那個通信不便利的年代,,蔣昭瑜不知道哥哥去了哪支連隊,兩人就這樣失去了聯(lián)系,。
后來,,蔣昭瑜跟隨大部隊出發(fā)北上,成為醫(yī)療隊中的一員,,學習戰(zhàn)場急救,、包扎等知識,為赴朝鮮作戰(zhàn)做準備,。
02
踏入朝鮮后兄妹意外重逢
但團聚時間僅有幾分鐘
1951年3月21日晚上,,蔣昭瑜踏上了朝鮮的土地。那是她第一次感覺到戰(zhàn)爭的氛圍:時不時能聽到遠處傳來的爆炸聲,,頭頂上還有飛機一直在“嗚嗚”地響,,走著走著,照明彈突然將四周“變”成了白天……
蔣昭瑜緊張地四處張望,,這時,隊列的側(cè)邊走來了一支隊伍,,她的目光一下子鎖定了一個清瘦的身影:“那不是我哥嗎,?”
蔣昭瑜急忙喊住了哥哥,時間緊急,,兄妹倆急忙聊了幾句,。原來,哥哥在擔架隊,,負責從戰(zhàn)場上搶救傷員和運輸彈藥,。哥哥鼓勵她說,“要好好努力,,別給家鄉(xiāng)丟人”,。臨行前,蔣昭瑜把隨身帶的鋼筆留給了哥哥,。
相聚短短幾分鐘后,,兩人又一次分別。
蔣昭瑜記得,,哥哥走時叮囑她:“注意安全,?!?/strong>
初春時節(jié),朝鮮依舊冰天雪地,。沿途的房子幾乎都被炸毀,,田野也一片荒蕪。趕路時,,戰(zhàn)士們“一把炒面一把雪”,,休息時,他們就隱藏在樹林中,,雨布一撐就成了“床”,。那段時間,蔣昭瑜腳上每天都會長出新的水皰,,只能讓戰(zhàn)友幫忙擠出膿水,,然后接著行軍。
△蔣昭瑜(右一)與戰(zhàn)友合影
蔣昭瑜的一名戰(zhàn)友,,休息時遭遇轟炸,當場犧牲,。有一次,,敵機拋下來的炸彈將防空洞周圍的雜草引燃,她也差點出不來……每一次遭遇險境,,蔣昭瑜都會想起哥哥蔣伯衡,。“不知道他有沒有遇到危險,?”
03
戰(zhàn)火中兄妹約好再相見
她卻只等來哥哥犧牲的消息
戰(zhàn)爭的殘酷一次次震撼著蔣昭瑜,。
一次戰(zhàn)役結(jié)束后,前去救護傷員的蔣昭瑜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山頭幾乎被燒光了,,到處都是密集的彈孔,,不少前幾天見過的戰(zhàn)友此時倒在了血泊里,還有許多戰(zhàn)士重傷,,有的失去了雙腿,,有的全身血肉模糊……
她和其他醫(yī)療隊員在戰(zhàn)場上緊急為戰(zhàn)士們處理傷口,整整兩天兩夜后才啟程返回野戰(zhàn)醫(yī)院,?;厝サ穆飞希h遠望見一個擔架小隊正在趕路,。她不禁加快了腳步,,滿懷期待朝小隊走去。
人群中,,她驚喜地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跑過去一把撲在哥哥懷里哭了起來。哥哥所在小隊主要負責轉(zhuǎn)移傷員,、運送武器彈藥,,也處處面臨危險。在一次任務中,,哥哥身旁的幾位戰(zhàn)友踩到地雷,,當場就犧牲了。
見過了太多生離死別,,蔣昭瑜格外珍惜這次見面的機會,。她急切詢問哥哥有沒有受傷,哥哥笑著安慰她:“炸彈把我背的擔架都炸斷了,,但我沒事,,我命大,你放心,?!?/strong>
雖然哥哥嘴上說這沒事,,但蔣昭瑜發(fā)現(xiàn),,哥哥的臉色不太好,身體也比以前瘦了很多,。再三追問之下,,哥哥只能吐露實情——他生病了,指導員命令他休息,,但他無論如何都不肯,。“人手不夠,,還有很多傷員在等著我們呢,。”
蔣昭瑜知道拗不過哥哥,,只能一遍遍叮囑他注意身體,。蔣伯衡為了讓妹妹放心,也許下承諾,,等完成任務到了休整地谷山,,一定趕去醫(yī)院看她?!?strong>我說哥哥你一定要來,,他連連說了幾句好,就跑步去追趕他的隊伍了,?!?/p>
可是,,蔣昭瑜怎么也沒想到,這次見面,,竟是她和蔣伯衡最后一面,。她左等右等,最終只等來了一條她最不愿意聽到的消息:哥哥犧牲了,。
04
她放棄回國機會留在朝鮮
“我要替哥哥將敵人打退”
那時候,蔣昭瑜被推薦回國系統(tǒng)地學習醫(yī)學知識,,待學成后再返回部隊,。這是她曾經(jīng)無比渴求的機會,但得知蔣伯衡犧牲后,,她卻改了主意,。“哥哥犧牲了,,我就替他留在這里,,將全部敵人打退!”
△蔣昭瑜(左一)與戰(zhàn)友
最艱難的時候,,祖國人民寄的信件和糖果,時刻鼓舞著她,。直到1953年,,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簽署,蔣昭瑜才返回祖國,,見到了朝思暮想的父母,。但一進門,面對家人的詢問,,她卻不知該如何回答:哥哥究竟是怎么犧牲的,?
曾經(jīng),為了搞清楚哥哥犧牲的原因,,她跑到哥哥生前所在的教導隊打聽,,但由于人員變動,哥哥所在班的戰(zhàn)士,,要么當時沒在現(xiàn)場,,要么犧牲了,要么去往別處執(zhí)行任務,。她沒有找到答案,。
蔣伯衡留在家中的唯一一張照片,被她貼在了相冊里,。蔣昭瑜無數(shù)次看著哥哥的照片,,回想哥哥對自己說過的話,,想象著他在戰(zhàn)場上的驚險遭遇。
△蔣昭瑜和蔣伯衡,,只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同框。
直到2007年,,許多老戰(zhàn)士重聚,,一位哥哥的同班戰(zhàn)友,,揭開了困擾蔣昭瑜50多年的謎團:完成任務后,,哥哥與戰(zhàn)友在歸隊途中遭遇敵機投擲汽油彈,數(shù)人葬身大火,,其中就有哥哥,。
蔣昭瑜既難過又遺憾:“當時,他的任務都結(jié)束了,,還是犧牲了……”但更多的,,是對哥哥的理解:“他是為祖國犧牲的,要是我當年犧牲在朝鮮也是一樣的,。”
她想讓哥哥放心,。回國后,,她服從安排,,去往江西上饒工作,隨后又到北京,,進入航天領(lǐng)域工作,。她一直在盡己所能,守護她與哥哥共同熱愛的新中國,,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見證了新中國的飛速發(fā)展,蔣昭瑜最想做的,,就是把如今的好日子告訴哥哥,,讓他知道,山河無恙,、國泰民安,。她也想告訴哥哥:“我90多歲了,身體還挺好,,如果祖國需要我,,我還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