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人員壓埋如何避免發(fā)生擠壓綜合征,?
建筑物倒塌后,當人被重物壓住超過一小時,,富含肌肉的肢體軀干會局部缺血缺氧,,使肌肉細胞壞死產生毒素,出現(xiàn)擠壓傷,。
此時若馬上移開重物,,血液重新流入解除壓迫的組織,缺氧壞死細胞產生的有毒成分會隨血液循環(huán)到達全身各個器官,,從而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甚至出現(xiàn)電解質紊亂、心臟電信號傳導異常等,,這就是可怕的擠壓綜合征,。
既然不能立即移開重物,那要怎么做,?一起來看↓
本次震中海拔在4000米以上,,又正值冬季,未來幾天震區(qū)天氣如何,?一旦失溫如何自救,?避難時又該如何保暖?
震區(qū)天氣預報需注意夜間防寒保暖和防風
未來一周,,定日縣的最低氣溫在-11℃至-18℃左右,,白天最高氣溫-3℃至6℃左右,天氣主要以晴為主,,風力較大,,夜間氣溫較低。12日前后可能有小雪天氣,。
救災避災人員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防范人體失溫情況出現(xiàn),。
失溫如何自救?
四川大學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田兵偉教授建議,,應立即停止運動,,找一個溫暖、干燥的庇護所,,用睡墊等隔絕與寒冷面的接觸,。有條件的及時更換掉濕衣物,優(yōu)先對脖子,、腋窩,、腹股溝等核心區(qū)進行加溫,攝入含糖和能量的流食,。沒有條件的盡量抱團取暖,,及時發(fā)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避難時如何保暖,?
報紙也可以用來保暖,!
將報紙揉搓后墊在外套里面,它們會形成一個微小的空氣層,,有效減少熱量流失,,起到保暖效果。
如感到腰腹部或其他部位受涼,,可將兩張報紙裹在腰腹部,,用保鮮膜或塑料袋將其固定。
將揉搓后的報紙放入塑料袋內,,再將雙腳伸進去,,可迅速提高溫度,但此方法不適合長時間使用,。
1月7日,,由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應急廣播與騰訊聯(lián)合推出的“中國地震臺網”全國微信預警小程序向震中周邊2137位用戶推送了預警信息,,其中強提醒198人,,推送平均用時501毫秒,。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及時關注地震預警微信小程序,,可以第一時間獲取地震預警信息,,及時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