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女孩因電信詐騙殞命,高知教授遭“公檢法”詐騙1760萬……最近不斷涌現(xiàn)的惡性電信詐騙案件深深地刺激著公眾的神經,,電信詐騙人人喊打,。我們心存疑惑,,在高科技的今天,,到底哪里出了問題,?為什么屢禁不止,?又該如何拔除這顆“毒瘤”,?
1問
為什么電信詐騙如此高發(fā)?
除了徐玉玉事件,,最近關于電信詐騙的消息不絕于耳,。就在前兩天,央視主持人撒貝寧接到一個詐騙電話,,幸好他掌握了一些防騙知識,,才得以幸免于難。而很多 并不具備這方面知識的普通人恐怕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有的被騙得傾家蕩產,,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電信詐騙為何如此猖獗,?
歸根結底,,因為電信詐騙成本低、獲益快,、取證難,、量刑輕,,典型的低風險、高收益,。
近10年來,,我國電信詐騙案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快速增長,2015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電信詐騙案件59萬起,,同比上升32.5%,,共造成經濟損失222億元。
360首席反詐騙專家裴智勇分析指出,,從360手機衛(wèi)士監(jiān)控的數(shù)據(jù)來看,,今年8月份案發(fā)量處于平穩(wěn)增長的狀態(tài),僅360手機衛(wèi)士每天攔截的詐騙電話就超 過1400萬,。之所以引發(fā)眾怒,主要因為越來越多的弱勢群體被攻擊,,同時造成的損失觸目驚心,。事實上,暑期也是傳統(tǒng)的詐騙高峰,。
2問
為什么大學生成被騙“重災區(qū)”,?
高校學生已經成為電信詐騙受害“重災區(qū)”。繼徐玉玉及大學生宋振宇遭電信詐騙猝死后,,9月1日,,廣東揭陽市一女大學生被騙光近萬元學費和生活費后跳海自殺。
騙子為何盯上大學生,?個人信息泄露,、容易受到誘惑、社會經驗不足和防騙教育缺失是主要原因,。在徐玉玉案中,,不法分子打來電話,稱有一筆2600元的助學 金要發(fā)放給她,。因前一天曾接到教育部門發(fā)放助學金的通知,,因此她信以為真。顯然,,徐玉玉的個人信息已遭泄露,。而“高薪兼職”和“中獎通知”往往是大學生上 當最多的電信詐騙,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大學生急于賺錢或積累工作經驗的心理,,一步步引誘大學生上鉤,。
防詐騙已儼然是新生入學的“第一考”。近日在各大高校的醒目位置,,紛紛出現(xiàn)了防詐騙的橫條,,很多地方民警也走入校園加大宣傳,。當電信詐騙無孔不入,大學生需要上好這一課,。只是,,象牙塔里的學子面對這種“陣仗”,值得每一個人反思,。
3問
為什么會被騙子精準詐騙,?
縱觀這些電信詐騙,騙子們發(fā)動的幾乎都是精準攻擊,。無論是徐玉玉助學金,,還是新生兒補貼詐騙案,騙子無疑掌握了受害人的詳細個人資料,。后來警方通告稱,,犯罪嫌疑人利用技術手段攻擊了“山東省2016高考網上報名信息系統(tǒng)”,盜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內的大量考生信息,。
裴智勇指出,,以前的電信詐騙幾乎是“盲騙”,大海撈針,;現(xiàn)在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準作案,。電信專家項立剛指出,信息泄露是詐騙形成的第一環(huán),。
誰偷走了我們的信息,?是內鬼販賣信息?是黑客攻擊計算機系統(tǒng)竊???其實還有公開渠道的正常收集,只不過被有心人收集了,、更被有心人拿出去詐騙,。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信息收集和泄露的過程變得簡單而高效,。面對如此嚴峻局面,,我們只能被動防守嗎?
4問
為什么破案率這么低,?
徐玉玉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后,,在公安部要求督辦下,三兩天就破案了,?!霸瓉黼娦旁p騙是可以破案的!”有人感嘆,,更多的案件卻不了了之,。為什么電信詐騙破案率這么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