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生于江蘇常州,,中國語言學家,、文字學家,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青年和中年時期主要從事經(jīng)濟,、金融工作,作過經(jīng)濟學教授,,1955年,,他的學術(shù)方向改變,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曾參加并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幾十年來一直致力于中國大陸的語文改革。
稱女士為“先生”潛意識里是重男輕女
跟周有光老人首次見面,,在2006年7月14日全國政協(xié)禮堂《群言》雜志創(chuàng)刊20周年座談會上,。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這天正好百歲有半,,俗稱101歲,,屬于人瑞級壽翁,,是與會者中最年長者,。老人中等個子,,穿著樸素,風姿儒雅,,戴黑色上緣框框的眼鏡,,面容滋潤,目光睿智,,頭發(fā)稀疏而白,,發(fā)際挺高,乍看,,六七十歲模樣,,只邁步稍稍蹣跚。
當時別人的發(fā)言,,我大多忘了,,唯周老的話給我印象極深。他說自己已是個“落伍者”,。為什么呢,?因耳背眼花,從這兩個器官汲取外界信息的能力差了,,不知新聞,,自然落后。不過,,還要追逐潮流,,希望《群言》慶祝40周年之際,再來恭賀,,跟諸友重聚一堂,。顧況詩曰:“一別二十年,人堪幾回別,!”其時,,他就120歲啦話落,笑聲,、掌聲響成一片,,是欣慰,也是預祝,。
我跟周老還有個淵源,。2005年第7期《群言》雜志,同時發(fā)表了周文《女人不宜稱“先生”》及拙文《“先生”妙用》,。周文說,,稱某些女士為“先生”,“這股風極其不妥,,理由如下:一,、混淆性別,。不知底細的人,可能認為‘宋慶齡先生’是男人,。二,、重男輕女。稱先生是尊敬,,稱女士是不尊敬,。這明明表示了重男輕女的下意識。想要尊敬,,反而不尊敬了,。三、用詞混亂,?!壬辉~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有六個義項,沒有一項表示女性,。建議:慎重使用語詞,,不再稱女士為先生”。拙文也“英雄所見略同”地表示了這意思,。
據(jù)此我覺跟周老有緣,,廣搜這位極其獨特老人的軼事,生出再寫周老的沖動,。
為什么說周有光其人“極其獨特”呢,?因他長壽當今已是老齡社會,然而年逾百歲者畢竟極少,,即使長壽之鄉(xiāng)也不足當?shù)厝丝诘?%,,此獨特一;因他摩登長壽之人多了,,時髦長壽者卻不多見,,此獨特二;因他學問大長壽摩登,,再加百科全書式的大學問,,這樣的人,沙里揀金,,尋尋覓覓也找不到幾個吧,?此獨特三;因他“不安分”人老頤養(yǎng)天年,,萬事看淡,,有啥“過不去”的?百歲老人周有光偏偏勤奮而頗“躁動”,,此獨特四,。具此四大亮色,,您能不能找出第二人?您說,,他是不是“極其獨特”?
壽翁
周老生于清光緒三十二年,,今年百歲有六,,朋友笑稱“古人”因為人們腦子里,,清朝以往便是古代?;赝松?,路漫漫其修遠,他經(jīng)歷了晚清,、北洋,、民國、新中國,,名副其實“四朝元老”,,今天依然硬硬朗朗。
這位逾百老人,,年輕時卻被算命先生一本正經(jīng)預測“活不過三十五歲”,,夫人受“牽連”,也被定成這個壽數(shù),。其實周太太張允和女士享年93歲,,也屬高壽。這對夫妻共同生活將近兩個三十五年,??梢娨磺小八忝保浅兜?。
長壽美事,,但膩膩歪歪病病懨懨湊合活著,纏綿于臥榻吃喝拉撒而不勞作,,無法享受快樂,,卻并非壽者福音。周老不但高壽,,且健康多能這就難得,。他的健康長壽,不是遵循“養(yǎng)生大師”的信條得來周老的大半生里,,沒有電視,,報刊也少,更沒有像今天這樣頻繁出沒于各種媒體的所謂“養(yǎng)生專家”,,傳授活到百歲不難的“秘方”,。他只是粗茶淡飯,,平平常常過著俗人的日子。
漫畫大師丁聰1988年畫過周有光和周太太一幅漫像,,頗為傳神好玩,。周先生其時八十有二,夫人也近八旬,。周老笑瞇瞇蹬個精巧三輪,,車上端坐手持一管橫笛的夫人張允和,優(yōu)哉游哉的樣子,,似一幅獨特亮眼風景,。
笛子透露,二老是赴昆曲之會的,。周太太人稱“張二小姐”,,出身名門望族,沉靜清雅高潔端莊,,蘭心蕙質(zhì),,是昆曲的行家里手、“北京昆曲研習社”聯(lián)絡(luò)部長,,常與居京昆曲票友大文人俞平伯等,,沙龍雅聚歡唱,樂此不疲,。不享用公車,,周老甘當車夫送妻赴會,樂在其中,。夫妻琴瑟相和,,其樂融融。
周老也曾遭遇“被下放”諸種坎坷,,他都平和豁達以對,。他也不求什么世俗的榮華富貴。貼在今年3月12日博客里的《新陋室銘》,,是周老的游戲佳作,。且看他如此吟詠:
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義地快樂自尋,。
房間陰暗,,更顯得窗子明亮。
書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
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
地板跳舞,,歡迎老友來臨,。
臥室就是廚室,飲食方便,。
書櫥兼作菜櫥,,菜有書香。
使盡吃奶氣力,,擠上電車,,借此鍛煉筋骨。
為打公用電話,,出門半里,,順便散步觀光,。
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頂。
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天長地自久,人道有虧盈,。對人生真諦通透的體味,,自足達觀,和美的家庭生活,,隨時“鍛煉筋骨”,,也許正是這位文化老人長壽的“秘訣”。他說了:“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
善思考,,“伏案太勤”,,也大有助于增壽。作為學人,,周先生一生著述等身,,百歲過后,仍然關(guān)注社會民生,,“只知事逐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筆耕不輟,,尚能一年寫一本書,,可謂奇跡中的奇跡。
正是:
今有周夫子,一百零六歲,。
晚霞舒錦繡,,行止破常規(guī)。
腦子賽精靈,,仙風過蓬萊,。
養(yǎng)生無秘訣,陋室粗飯菜,。
酷翁
俗道“三十不學藝”,。幾位筆友,現(xiàn)年五十開外,,至今不會用電腦,,請人代發(fā)郵件。我當面批其“落后”,,他們也訕笑認可,。“男兒五十頭未白,,臨流洗馬走江沙”,,在古代,這算不服老了,??上胂胫芟壬桑?994年寫《中文輸入法的兩大規(guī)律》,,提出“輸入法是中文信息處理的關(guān)鍵”這一時代命題,,此前即親為“拼音變換法”實踐,寫作一律電腦打字,,至今已用壞4部電腦,。當時,他年近九旬,。周老做這工作,,當然是他作為頂級語言學家的責任。但是引領(lǐng)漢字適應電子信息化處理這般大事的重任,,似可讓年富力強一些的學者去做,。一位耄耋老翁,常理至于“身已要人扶”境況,,不安享清福卻心動手癢難耐,,追新潮而解難題,搶占前沿,,端的摩登,。
漢字電腦輸入法,于今已然“萬碼奔騰”,而周老當年,,以自創(chuàng)“碼”在日本人根據(jù)他的設(shè)想制造的“不換碼漢字處理機”上打字,,可謂名副其實“一碼當先”。在周老面前,,我分外臉紅在周老上個世紀80年代寫下《漢語內(nèi)在規(guī)律和中文輸入技術(shù)》一文,,開創(chuàng)電腦中文輸入那會兒,我還握著圓珠筆吭哧吭哧一筆一畫爬格子呢,。
前些天聽說,,周老開了博客,忙去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是2010年9月6日博文,,題為《我的博客今天0歲89天啦》,,其中說:“2010年6月10日,我在新浪博客安家,。2010年6月11日,,寫下第一篇博文:《105歲周有光老師談話錄》,。這些年來,,新浪博客,伴我一點一點譜寫生活,?!毕伦ⅲ何恼聰?shù)19篇;訪問人數(shù)33.5061萬,。最新博文,,2011年8月12日寫就,是《關(guān)于周有光先生并非廣東〈炎黃世界〉雜志“特約撰稿人”的說明》周老木秀于林而樹大招風,,人家私下把他“特約”啦,,他卻并不想白白“沾光”。
真是慚愧得很,,我也應邀在幾個網(wǎng)站開了博客,,終因懶得打理而任其荒疏。再搜網(wǎng)絡(luò),,更令我汗顏在我渾不曉“微博”為何物時,,周老早于新浪、網(wǎng)易,、天涯開了更其時髦的微博,。新浪微博被關(guān)注6.0034萬人次,網(wǎng)易7.6055萬人次,雖不及微博大王姚晨小姐的“粉絲”多,,可他這13萬乘以106歲,,卻是達于千萬的天文數(shù)字,斷是任何當當響的網(wǎng)絡(luò)寵兒,,也比不了的,。
上文說周老吃粗茶淡飯,其實洋味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雀巢……他統(tǒng)統(tǒng)來者不拒牙不好,,胃口也好,,吃嘛喝嘛嘛香。赤子之心,,凡新鮮事都引他饞涎欲滴,,“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必欲嘗試而后快,;飽眼福也不放過好萊塢大片,,這乃是先生秉性。摩登如此,,卻不似妙齡美眉帥哥以穿戴裝裹發(fā)型標示潮流,,令人想起大詩人臧克家詩篇《抒懷》:“自沐朝暉意蓊蘢,休憑白發(fā)便呼翁,??駚愍q破玻璃鏡,還我青春火樣紅,?!敝芟壬胺Q青春勃發(fā)的年華,燃燒正旺,,比火還紅,。
正是:
白發(fā)書晴晚,大腦如少年,。
見新即起意,,欲試舞蹁躚。
眼耳或有障,,電腦信息全,。
玩酷不輸人,百歲亦飄然,。
學翁
說到周老學問,,有太多頭緒,,一時竟不知如何下筆。據(jù)說周老孫女逗他,,說爺爺搞經(jīng)濟半途而廢,,搞語言半路出家,這倆“半”合起來,,不就是個〇嗎,!〇是烏有,“虧了虧了”,。周老恬然笑應,,“沒錯沒錯”??伤倪@個〇,,月亮太陽一般,有光閃亮,,清麗悅目得很,,我認為當讀“通脫”、“圓融”和“完滿”,。
周老《“〇”的逸聞》一文說,,“每定位時”,將〇“恒安一點”即可,,多好呀,!他用兩個半圓,兩“定”己“位”,,終得完璧,。
周有光年輕時留美攻讀經(jīng)濟其時經(jīng)濟學堪稱新銳學問。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奠基起始,,西方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發(fā)端,才區(qū)區(qū)100多年,,在我國,,更鮮有人染指其域,遠沒有數(shù)理化文史哲顯耀吃香,,也沒農(nóng)醫(yī)工商那樣親民實在中國當時閉塞落后的經(jīng)濟狀況和體制,,似乎令經(jīng)濟學無用武之地,它不過是教室里的講章,,論文中的清談而已,。不過留洋開闊了青年周有光的胸襟,令他具備了世界眼光,,并掌握四種外語,,對他后來的語言學和中外文化研究,,頗多助益。他歸國謀得大學經(jīng)濟學教席,,并先后在銀行和政府經(jīng)濟部門任職,,可謂專業(yè)對口。
一個偶然機遇,,改變了周老的后半生,。他說自己的人生,原是個“錯位”,??烧沁@個錯位,使他成就了一個著名語言學家和文化大師,,成為新中國文字改革方面的重磅專家,。
周老幼年即具語言天賦,“童子功”扎實,。既長,,他那顆語言中樞敏感發(fā)達的大腦,對這門學問的奧妙魅力,,更加充滿濃厚的興趣和熱愛,。在上海圣約翰大學求學期間,他即選修《語言學》,,熱衷于參加“拉丁化新文字運動”,,并且發(fā)過相關(guān)論文。
這個“拉丁化運動”,,簡單說就是先用拉丁字母或稱羅馬字母,,周老笑說“有人指它是‘帝國主義的字母’”給漢字注音,進而以拉丁字母拼寫漢語,,使?jié)h語成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這是咱們老祖宗幾千年來從未涉獵過的先鋒學術(shù)活動,始于100多年之前,。
也許正因有語言學的“案底”,,上個世紀50年代,周有光經(jīng)濟學搞得好好的,,有關(guān)方面卻命他離滬赴京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會后,國家“文革會”主任,、文字改革的先驅(qū)者吳玉章老人,,又點名把他留下,當了“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拼音化研究室”主任,。自此,,周老跟經(jīng)濟學基本拜拜,,時年恰值半百。他生命中最絢麗的一頁,,也從此翻開,,繼而大放光彩。他平生主要的學術(shù)成就,,也在語言學,、文字改革和多元文化研究方面,而非老本行經(jīng)濟學,。
孟郊詩曰:“平生無百歲,,歧路有四方?!敝芾习贇q當半之時,,走了一條美麗的“歧路”。對于周老的傳奇“轉(zhuǎn)型”,,如前述,,他孫女說“虧了、虧了”,,他自道“沒錯,、沒錯”,當然屬于笑談,;實際上,,真是“值得、值得”,,簡直賺了,!當然,周老受命于時勢的要求,,根本沒考慮什么值不值,、賺不賺的問題。那會兒,,他唯恐“外行”的自己難當重任,,一再推辭;誰知一旦“改道”,,重拾、再溫年輕時的愛好興趣,,他由外行一舉變專家,,肩負重任,居然走出一片光輝這肯定是他所始料未及的,。
周老有文《一“舉”成名》,,說舊時中了舉即揚名鄉(xiāng)里,,如今奧運會得個舉重冠軍也名播全球,皆為“一‘舉’成名”,。而他呢,,我看是先“舉”其學,再成其名,,名不虛傳,。
網(wǎng)搜,周老語言,、文改方面專著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論述,,達20多部,廣為人稱道,;而經(jīng)濟學著作僅三兩部,,鮮為人知?!稘h字改革概論》,、《中國拼音文字研究》、《漢字和文化問題》,、《中國語文的現(xiàn)代化》,、《世界文字發(fā)展史》、《人類文字淺說》,、《世界字母簡史》,、《比較文字學初探》……統(tǒng)統(tǒng)大部頭,僅看書名,,即知其具有語言專業(yè)領(lǐng)域“引領(lǐng)”級別的分量,。我書架上也趁三五部,略有瀏覽,?!墩Z文閑談》、《孔子學拼音》等“閑書”,,內(nèi)收通俗解析詞語的袖珍文章,,以及關(guān)乎語言文字的隨筆小品,深入淺出,,俏皮靈動,,諧趣橫生,我大都拜讀過,。翻閱《語文閑談》一書的《Goodbye,!華佗》、《膈兒了》,、《遺孀和寡婦》等短文時,,我每每笑倒,。
周老在語言學方面的卓越建樹,對中國文字改革的巨大貢獻,,學界和坊間眾口一詞,,贊譽有加。但是近年眾多媒體一味尊之為“漢語拼音之父”,,他卻敬謝不敏,,誠道“不敢當”?!敖z綢西去,,字母東來”(周有光語)。來干嗎,?來拼音,。漢語拼音又不是他周有光“生”的,他怎能當人家“老爸”呢,!至于上個世紀50年代研究西文字母拼音的,,有一大群人;創(chuàng)制新中國《漢語拼音方案》的,,也是一個“委員會”,,包括15位高級專家,而非某一個人,。當然具體工作,,周老說:“由三個人來做:葉籟士、陸志偉和我,。葉籟士兼秘書長,,比較忙;陸志偉要教書,,還兼語言所的研究工作,。我呢,離開了上海,,沒有旁的事情,,就一心搞這個。我們?nèi)似鸩萘说谝粋€漢語拼音文字方案,?!彼裕词故切碌摹稘h語拼音方案》,,他也不能一人獨當人家的“爸爸”,。況且這方案里,凝聚著100年來有志于此的眾多先驅(qū)者比如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即編制了《中國拉丁式字母草案》的瞿秋白的滴滴心血,。然而,,周有光50年代在文革會編制《漢語拼音方案》的團隊里,一人別無旁騖,,“一心搞這個事情”,,“26個字母干了3年”,說他是其中“主將”,,不會有異議吧,?
成型的《漢語拼音方案》,是我國官方法定文件,,具有法規(guī)性質(zhì),,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于1958年批準公布,經(jīng)周有光代表國家在相關(guān)國際會議上提議,,國際標準化組織1982年承認其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今天,凡中國人,,以及學習和使用漢語的外國人,,誰離得開這個方案規(guī)定的拼音法?聯(lián)合國也要用它呢,。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開辟了漢語和中國文化走向國際社會的一條便捷通道,,功不可沒,。僅從這一點看,周有光其名,,便將彪炳青史,。
改革開放初期,為加強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通曉四國語言的周有光,,又被邀參與英文《不列顛百科全書》的漢譯,為中方三專家之一,,因此人稱“周百科”,;中方另二人,一是新聞巨子兼大學者劉尊棋,,一是被譽為“萬能科學家”的錢偉長教授,。
《百科全書》號稱“沒有圍墻的大學”,翻譯這書,,是一個碩大工程,,對于不管多大的學者來說,也是一個學習、重溫百科知識的過程,。而這于周老,,又是一個機遇。也許正是這一工作,,激發(fā)了他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語文現(xiàn)代化和世界多國文化的熱情,,使他晚年的學術(shù)生活,,在更廣闊的領(lǐng)域大放異彩。這時的周有光,,就不只是翻譯百科全書意義上的“周百科”了,,而堪稱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杰出學者。
“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周有光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頻頻出版的著作和發(fā)表的短文,如《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波》,、《全球化巡禮》,、《全球化時代的世界觀》、《從人均GDP看世界》,、《華夏文化的復興》,、《文化暢想曲》、《新時代的新語文》……只從書名或文章標題看,,哪一部哪一篇,,不涉及當今人們十分關(guān)注的重大和熱門話題?
周老為什么寫這些命題龐大,,內(nèi)容卻深入淺出的著作和文章呢,?他說得挺有趣,是“嘗試拍攝一張張抽象主義的縮微照片”,,以便利人們“記住”有關(guān)這些前衛(wèi)問題的“最簡單的輪廓印象”,。即是說,這位大學者,,在自覺做著先鋒文化的普及工作而這種普及,,非周有光這樣的飽學之士,是難以勝任的,。
正是:
兩半百中分,,成圓其道韞。
經(jīng)濟遜朝旭,,語言超晚曛,。
漢語現(xiàn)代化?字母能拼音,。
腹笥勝百科,盈盈皆學問,。
憤翁
“憤翁”這詞,,是我杜撰,本自“憤青”,。憤青即“憤怒青年”,,英語簡稱GTK。憤是情感,,又不是青年的專利,老爺子,,也是可以憤而不平的,。司馬遷詩“文藻不與秋色老,正氣常伴曉風清”,,形容的正是“憤翁”,。
如此憤翁,,特色有四:一有文藻,,下筆成章;二富正氣,,拒斥歪風,;三不服老,,壯心未已;四有動力,,可鼓清風徐來,。凡此四者,誰能全占,?周老即算一個,。
周老學問大,但他不是只會躲在象牙塔里啃本本的書呆子,。他研究語言,,搞拼音,也沒有被一串串字母,,將自己糾纏在一個狹小天地里,。大學者雕小蟲忙,近年《群言》雜志,,幾乎每期都刊登他議論社會現(xiàn)象的短文,。他其實是一個溫文爾雅的斗士,其人具有雜文家慣于挖掘社會病的特質(zhì),,但不赤膊上陣,。他把自己的“憤”,化在平實睿智之中,常以機智獨特的方式針砭時弊,,文字讀來別有不慍不火,、綿里藏針風味。
周有光給自己105歲時出版的集子擬名《朝聞道集》,,其意不言自明他自己還要“聞道”呢,,所以他的批評,絕不是居高臨下,,只是娓娓說理,。“華容一朝盡,,唯余心不變”,,周老的心意,其實是一種深沉的憂憤,。
但愿,,在《群言》40周年慶祝會上,還能聆聽周老的宏論……
正是:
壯心未見老,,脾氣時不好,。
冷眼觀歪風,不批不得了,。
巨筆如椽揮,,軟語夾熱嘲。
壽翁憂國事,,公義何可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