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先進的蔬菜大棚,,一片綠意盎然。宋國強攝
原標題:三沙市永樂群島軍民吃上自產蔬菜
種植基地首批蔬菜喜獲豐收,告別主要依靠補給船送菜歷史
本報訊張峰,、特約記者陽宗峰報道:“瞧,,多水靈,!我們這幾個小島也能隨時吃上新鮮蔬菜啦……”2月9日,,海南省三沙市晉卿島,,永樂工委書記蔣維權手提一筐剛從大棚采摘的空心菜,,笑得合不攏嘴,。由三沙市委、市政府,、三沙警備區(qū)合力建設的“三沙市永樂群島瓜菜種植基地”正式投產,,島上有了“菜籃子”,軍民告別了主要依靠補給船送菜的歷史,。
永樂群島位于永興島西南約40海里處,,是西沙群島的兩組群島之一,以永樂環(huán)礁為主體,,由13個島嶼構成,。因遠離海南本島和永興島,以往島上軍民的蔬菜供應主要依靠交通補給船,,如遇臺風和大風浪,,蔬菜斷頓是經常事。
去年,,永興島蔬菜大棚建設成功,,居民蔬菜基本實現(xiàn)自給自足。三沙警備區(qū)積極向市委市政府建議將相關技術引入永樂群島,,建設蔬菜種植基地,,提高島上軍民后勤自我保障能力。
永樂群島各島四周都有沙堤圍繞,,島礁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惡劣,,高溫、高濕,、高鹽,,缺泥土、缺淡水,、缺人才技術,。行政中心晉卿島不能停靠大船,,建設蔬菜大棚的泥土,、建筑材料都得從海南本島一點點轉運上島,成本很高。警備區(qū)領導告訴記者,,為了讓島上軍民早日吃上新鮮蔬菜,,軍地團結一心,大力弘揚“不怕艱苦,、不怕情況復雜,、不怕沒有先例”的作風,終于建起一座占地567平方米的蔬菜大棚,。
大棚由具備抗風,、防曬、防暴雨,、防腐蝕性能的材料搭建而成,,采用高科技全智能技術,頂部安裝了太陽能發(fā)電板,,發(fā)電板在發(fā)電的同時也可吸收熱量,,避免大棚內溫度過高造成蔬菜停止生長。同時,,大棚里還安裝了智能調節(jié)打濕降溫系統(tǒng),,以改善高溫種植環(huán)境。此外,,大棚頂部匯集了一排塑料管,,用于收集雨水,灌溉蔬菜,。
目前,,大棚種植的蔬菜主要有莧菜、空心菜,、西紅柿等品種,。這次試種成功后,將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種植品種,,預計未來每周可收獲200多公斤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