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日銀監(jiān)會等多部委發(fā)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同時2016年4月開始一場力度空前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如火如荼地展開,,一系列的監(jiān)管條例對于不合規(guī)的平臺形成巨大的沖擊,,網貸之家的監(jiān)測顯示:2016年1月、5月,、6月,、7月、8月成為了停業(yè)及問題平臺集中爆發(fā)的月份,,這5個月單月爆發(fā)的停業(yè)及問題平臺數量均超過150家,,5個月停業(yè)及問題平臺數量達到了949家,占2016年全年累計數量的比例為54.51%,。
比如,,2016年8月底,因關聯公司國陽財富“爆雷”而“躺槍”的國誠金融遭遇出借人擠兌,,在2016年8月22日-9月19日累計收到出借人1.2億元提現申請,,截至9月20日,國誠金融已完成線上打款1億余元,。由于不堪出借人的擠兌,,國誠金融發(fā)布《致所有投資人的緊急公開信》,稱公司抵擋不住短期內大規(guī)模的擠兌提現,決定即日起啟動緊急臨時應對方案,,對于出借人的提現予以限制,。
與盛融在線如出一轍,提現困難型問題平臺,,多數為自融平臺,。平臺充當運營公司自身或者關聯公司的“資金池”,或者無力墊付的平臺采用自融方式,,借新償舊,。而自融或多或少涉及到期限錯配,一旦發(fā)生擠兌,,平臺資金鏈極易斷裂而爆發(fā)問題事件,。
相比提現困難,跑路的行為更加惡劣,,挑戰(zhàn)行業(yè)的底線,。2017年春節(jié)剛過,浙聯儲官網出現一份平臺控制人的公告,,公告稱該平臺出現逾期等情況,,宣布兌付問題爆發(fā),同時有投資者在浙聯儲群里反映平臺老板全款逃跑無法聯系,。
平臺跑路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指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進而逃避責任引發(fā)跑路;二是平臺設立初期的目的就是不單純的,,以詐騙為目的實施偽P2P網貸平臺運營,,時刻準備著攜款潛逃。
在問題平臺中,,也存在經偵主動介入的情況,。2016年5月20日,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區(qū)分局根據群眾舉報,,經過前期的摸查工作查處了一宗涉嫌網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涉案公司名稱為廣東匯融投資股份公司(旗下的網貸平臺為e速貸),2016年5月30日法人代表簡某某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逮捕,,e速貸事件中共有11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執(zhí)行逮捕,。e速貸,2010年9月2日上線,,注冊資本9250萬元,,實繳資金5000萬元。截至2016年5月20日,,e速貸待還金額為9.76億元,。根據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分局的起訴意見書顯示,,e速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挪用資金以及擅自發(fā)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