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杜崗村切實加強黨組織建設,,全面提高黨組織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使之成為堅強堡壘,。杜崗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鎮(zhèn)”“全國計劃生育協(xié)會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扶貧開發(fā)整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村”“全省‘五個好’黨支部”“省級生態(tài)村”等30多項全國,、省、市級榮譽稱號,,成為貧困地區(qū)農村黨支部帶領群眾共同富裕的一面先進旗幟,。
一聲聲發(fā)自肺腑的稱贊,一張張喜上眉梢的笑臉,,一腔腔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和追趕超越的魄力,,是杜崗村最好的回答。
下篇:苦干的結果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好日子是干出來的,,不干什么也沒有。杜崗村8年治水,、5年修路,、10年整村推進,展示了新時期脫貧致富的鮮活樣本,。
杜崗過去為何而窮?窮在缺水短糧,,全村人最多時年吃返銷糧24萬公斤;窮在不通公路,全村窮“光棍”單身漢最多時有60多人;窮在封閉難掙錢,,村民棄田外出打工最多時占全村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杜崗今天為何而富?一切都是因為眾志攻堅斬窮根,,充分發(fā)揮村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依靠苦干實干得來的!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地指出:“貧困地區(qū)的發(fā)展靠什么?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只有兩條:一是黨的領導;二是人民群眾的力量,。”
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志氣,、沒信心的安于現狀的思想,好日子是干出來的,。習近平還強調:“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把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主體意識,,發(fā)揚自力更生精神,激發(fā)改變貧困面貌的干勁和決心,,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p>
“團結奮進,奔向小康”這八個大字鑲嵌在杜崗村部大門兩旁,,十分耀眼,,格外引人注目。
陳宏運說,,2004年修建村部大門時,,把這句話用水泥特別硬化凸顯出來。這既是他當年在全村黨員大會上的講話主題,,更是想讓村民們明白實現小康生活,、需要團結奮斗的道理。
用水難,、行路難,、住房難等是杜崗村當時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瞄準治水、修路,、建房這些重點方向,,夯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破除制約發(fā)展短板勢在必行,。杜崗村就是從治水開始,,齊心協(xié)力地敲響了脫貧攻堅的“第一鑼”“第一鼓”“第一棒”。
從1990年起,,杜崗村用了20多年時間,,矢志不移地帶領黨員群眾,8年治水實現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夢想;5年修路實現了進出村泥土不沾腳的夢想;10年整村推進實現了社區(qū)管理現代化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