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作的90后劉莉習慣在網上租房,、租車,她常常能享受免押金的“福利”,,因為她在各個平臺的信用分數都很高,。
如今,,人們憑借較好的信用記錄,,可以為自己爭取到不少福利,,可以免押金騎行、免押金借還,、免押金租賃,,辦事時可以少交一些證明材料……
信用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元,我國信用社會建設的腳步正在加快,。然而,,一些人在享受信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禁發(fā)問:誰能使用人們的信用信息,?誰來評價人們的信用,?怎么保護個人信息?近日,,《工人日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一些企業(yè)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打開支付寶App,,進入芝麻信用界面,,用戶憑借平臺評估的信用分,除了可以免押金享受信用騎行,,還在租車,、租房、物品借還等方面有押金減免等“福利”,。此外,,信用分還可以用于婚戀交友網站的個人認證,開展“信用社交”,。
芝麻信用是央行此前規(guī)定的8家個人征信試點機構之一,。《工人日報》記者發(fā)現,,與芝麻信用類似,,多數試點個人征信機構,除了將個人信用信息用于信貸,、融資等金融活動外,,也更多地接入多元的經濟社會場景。有一半以上的機構將信用信息作為出行,、求職,、社交等活動的評估參考。
對此,,國家發(fā)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guī)劃院院長張國華表示,,當前“征信”概念已經在外延,、內涵和使用場景,、應用規(guī)模等諸多方面產生巨大變化,,互聯網時代需要重新定義“征信”,看待信用的價值和建設路徑需要面向金融服務領域之外更廣闊的領域,。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商業(yè)機構將信用機構的信用信息應用于各種場景時,,需界定清楚信用信息的使用主體,。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表示,一些企業(yè)本身既有基礎數據,,又有借貸業(yè)務,,再出個人征信報告,就會存在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問題,,在程序上難以保證公平。
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則直言,,有關機構要堅持公平,、獨立的原則,應當避免利用信用數據為股東,、關聯機構謀取非對等的市場利益,,防止征信企業(yè)利用壟斷地位謀取企業(yè)利益,并對他人權利,、公共利益造成侵犯,。
“不知道自己的信用分是怎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