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2017年我國早教市場規(guī)??赡芡黄?000億元
為早教掏空腰包,,值得嗎?
在許多城市,,大型商場內的標配商鋪,已經(jīng)不只是電影院和各類知名連鎖餐飲店,還有各式各樣的早教機構,。根據(jù)近日發(fā)布的《中國早教藍皮書》調查顯示,2017年我國早教市場規(guī)??赡芡黄?000億元,。
早教市場規(guī)模擴大的背后,是很多家長為此掏腰包,。上海市質量協(xié)會用戶評價中心發(fā)布的《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顯示,,有57.1%的家長為孩子報名幼兒園以外的早教課程。其中,,0~3周歲幼兒有近四成參加過早教課程,,4~6周歲孩子有近四分之三參加過。而且家長所報的課程數(shù)量不少,,近六成的孩子報了至少2門課程,。
那么,孩子們在這些早教班里究竟都在學什么,?以0~3歲孩子為例,,41.6%上的是拼音、英語,、奧數(shù)等學科類課程,。也就是說,繼中學生,、小學生之后,,幼兒園的孩子也開始上輔導班了,。
但是,這樣的輔導班質量不敢恭維,。目前,,市場上早教機構數(shù)目繁多,打著各種所謂“先進育兒理念”兜售高昂課程,,家長們往往被這些名詞和所謂教學效果所吸引,。
事實上,教育輔導機構的注冊門檻很高,,獲得辦學許可并非易事,,很多早教機構連固定的辦公地點都沒有,更別說符合設置“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所必需的校舍設施和師資力量了,,它們只是以文化,、科技等名義進行了工商注冊,并無辦學資格,。
換言之,,多以公司名義存在的早教機構,游離于教育部門的監(jiān)管之外,,而市場監(jiān)管部門又無教學管理職權,,這使得早教機構處于監(jiān)管盲區(qū),也使得其在教學和經(jīng)營上存在“鉆空子”的可能,,如夸大教學效果等,。目前,已有早教機構帶著已收的學費跑路,,而家長索償無門的新聞見諸報端,。
其實,家長們之所以愿意為各式各樣的早教課程買單,,是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當下早教機構多引入應試概念,,將學科教育起跑線拉至這樣的年齡,,并不利于孩子的長遠成長,反而會起到拔苗助長的結果,。
根據(jù)教育部發(fā)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幼兒園兒童別說學“ABC”,,連100以內的加減法都不用學,。五六歲的兒童只需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即可,并且不是在紙面上,,而是“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更不要說3歲孩子學奧數(shù)這樣的天方夜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