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烏魯木齊10月11日消息(記者吳卓勝)今天,,新疆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正式向社會發(fā)布《新疆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公報》,。經過三年多的普查工作,首次全面查清了新疆各類地理國情要素的現狀,、空間分布情況,準確掌握了新疆地理國情“家底”,。
據了解,,此次普查覆蓋全疆,以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為普查對象,,普查兩大方面內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況,,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蓋,、水域,、荒漠與裸露地等要素的構成及空間分布狀況;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況,,包括居民地與設施,、鐵路與道路、地理單元的構成及空間分布狀況,。
這次普查以現代對地觀測技術獲取的優(yōu)于1米分辨率遙感影像為原始數據源,,收集整合多行業(yè)專題數據,通過室內遙感解譯和野外調查核查,,并以2015年6月30日為標準時點,,如實表達了地理國情要素的現實狀況。共獲取地理國情普查信息包括10個一級類,,58個二級類和135個三級類,,共588.85萬個地表覆蓋圖斑和275.97萬個國情要素數據,構成了覆蓋全疆,、無縫隙,、高精度、多要素的海量地理國情數據,。
新疆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新疆國土資源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平新來介紹,,這次普查有四個特點:一是全面,,對新疆陸地國土實現無縫隙全覆蓋;二是真實,,遵循“所見即所得”原則,,如實反映客觀情況;三是精細,,普查最小圖斑對應地面實際面積為100平方米,,城市里的一塊綠地、水池基本上都能在這次普查數據當中統計出來,;四是豐富,,普查成果還包括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遙感影像、地表覆蓋數據,、地理國情要素等空間數據,,內容非常豐富。
平新來表示,,在此次普查過程中,,堅持“邊普查、邊監(jiān)測,、邊應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充分挖掘普查成果的價值,,積極推動普查成果數據示范應用,。目前,普查和監(jiān)測成果已經在“多規(guī)合一”,、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塔里木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地質災害監(jiān)測等領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充分挖掘、分析和應用普查成果數據,,建立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共享應用機制和部門協作機制,,認真開展常態(tài)化地理國情監(jiān)測,更好地服務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
會上,平新來就普查公報主要數據和有關情況作了介紹,。
這次普查查清了新疆種植土地的構成及空間分布,。種植土地總面積為83730.85平方千米,,50.46%的種植土地分布在南疆地區(qū),,46.50%分布在北疆地區(qū),,3.04%分布在東疆地區(qū)。
查清了新疆林草覆蓋的構成及空間分布,。林草覆蓋總面積為759477.59平方千米,,52.54%的林草覆蓋分布在南疆地區(qū),40.39%分布在北疆地區(qū),,7.07%分布在東疆地區(qū),。
查清了新疆水域的構成及空間分布。單條長度500米以上且寬度3米以上的水渠總長度為178336.32千米,。單個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總面積為8945.6平方千米,。單個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水庫總面積為2309.19平方千米。冰川與常年積雪總面積為22192.52平方千米,。
查清了新疆鐵路與道路的構成及空間分布,。鐵路與道路的路面面積為3301.72平方千米。鐵路路網總長度為6069.85千米,。寬度大于5米的鄉(xiāng)級以上(含鄉(xiāng)級)公路總長度為101735.18千米,。
查清了新疆房屋建筑(區(qū))占地面積為3639.35平方千米,52.53%的房屋建筑(區(qū))分布在南疆地區(qū),,41.81%分布在北疆地區(qū),,5.66%分布在東疆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