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村子里留守兒童放學了回到家沒事干,,這56位農(nóng)民工又有了新主意,,把村里的三間破瓦屋改建成書屋,,重新刷墻,,布置桌椅板凳,,換上新電線,,還邀請了村里退休老教師為學生們輔導功課,。
就在上周,,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的李老師聽聞此事后,,還專門來到村子里給這個書屋捐贈了100多本課外書,孩子們都很開心,。
在村支書和駐村第一書記的支持下,,微信群里在漯河市和縣城打工的農(nóng)民工還定期到貧困戶家中義務勞動?!艾F(xiàn)在,,家鄉(xiāng)一旦有什么事,只要在群里一喊,,大家伙都動員自己留守在家的親友出來幫著干,,而且捐錢的熱情也比以前高漲?!笨粗蠹以絹碓奖F,,群主郭栓柱慨嘆道,“剛開始有人不理解,,但看到了大家的付出讓村里也漸漸變好了,,我們得到了更多的認可?!?/p>
讓他們更加欣喜的是,,駐村干部已經(jīng)聯(lián)系對接好,年底就能為文化廣場配置一批健身器材,;書屋也已布置好,,再添幾套桌椅,不出一周就能投入使用,讓孩子們在書屋里安心學習,。村容村貌有了改變,,也有更多外出務工的青年人希望加入。發(fā)稿前,,郭栓柱告訴記者,,在北京一工地上打工的郭申偉聽到家人說起這些變化,也主動要求加入到群里,,想為故鄉(xiāng)的建設獻一份綿薄之力,。
“我們吳集村還有另外三個自然村,郭莊的這個群目前作為試點群,,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接下來我們會在其他村子里推廣?!睆垙V超說,,一說到農(nóng)民工,大家就會想著是弱者,,但是郭莊村的這些小伙子絕對是精神上的強者,。“這些力量凝聚起來,,給我們村帶來了很多精神上的變化,。”郭栓柱說:“把外出打工增長的見識回饋給家鄉(xiāng),,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