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游戲應用。
你用新聞APP看著新聞,突然一條廣告闖入視野,,里面推薦的內容正是你之前在某購物APP上搜索過的商品;你用理財APP做投資,,從那以后,,各種推薦股票,、基金的電話便絡繹不絕,,一些來電甚至能準確叫出你姓甚名誰……
這樣讓我們不由心驚的場景在身邊不斷上演,但也許你不知道的是,,正是你自己“授權”給了這些APP,,“允許”它們在你的手機里如此攫取個人信息,以如此方式攫金,。
究竟是誰偷偷拿走了我的授權,?
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只有在白底黑字的協(xié)議上“簽字畫押”,,才意味著自己將對協(xié)議中闡明可能發(fā)生的后果負責。而在手機互聯(lián)時代,,使用APP前在用戶協(xié)議上“打個勾”,就意味著你已同意讓渡自己的部分權利,。
廈門的劉先生在手機里安裝了幾款APP?!扒安痪迷谀迟徫锞W(wǎng)站買了一副耳機,結果今日頭條APP連著好幾天給我推送同款耳機的廣告,?!眲⑾壬f,“除了推送購物信息,,我之前點過外賣的小吃店,、買過團購券的西餐廳,甚至是搜索過的去哪個目的地的飛機票的廣告都會冷不丁出現(xiàn)在閱讀界面,,確實很驚悚?!?/p>
為確認此事,,記者又重新下載安裝了這款新聞APP,,這回終于看清了在登錄界面的中間有一欄小字提示:“我已閱讀并同意‘用戶協(xié)議和隱私條款’”,前面的方框內已被默認打勾,。點開該協(xié)議內容,,在11.2.1日志信息中介紹了該APP對用戶cookies(用戶上網(wǎng)痕跡,包含瀏覽歷史,、賬號、密碼等敏感內容)的使用說明,,其中明確表示:“該公司可能會利用cookie和同類技術收取您的信息用于了解您的偏好……為用戶和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