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2月13日電(記者秦婧)36年前的春運,,母親姚樹玲是石家莊開往成都列車上的一名餐車工作人員,;36年后的春運,女兒高敏是石家莊開往成都高鐵列車上的一名列車長,。
2018年春運前夕,,西成高鐵全線開通,,從石家莊到成都,單程僅需不到7個小時,,可實現(xiàn)一天往返。高敏決定,,購票帶著母親重走蜀道,,實現(xiàn)母親埋藏在心底近40年的期盼。
10日8時,,55歲的姚樹玲踏上了女兒高敏值乘的G89次列車,,這趟“復(fù)興號”將解開那個一直縈繞在心中的疑問。
“30幾年的功夫,,怎么就實現(xiàn)了一天往返呢,?”姚樹玲清楚地記得,從陜西到四川到處是大山,,列車每小時只能走40多公里,,往返可是需要6天時間。
列車出發(fā)后,,姚樹玲就一直盯著車廂顯示屏看,,“200km/h,220km/h,,247km/h”,,她連忙用起手機拍下這一組組數(shù)字,,記錄下這風(fēng)馳電掣的“中國速度”。
“除了速度快,,我們的列車車廂寬敞明亮,,座位下面有USB接口,列車上還有WIFI,,旅客都說好,。”放下手機,,聽著女兒高敏如數(shù)家珍般地介紹,,姚樹玲忍不住離開座位,沿著車廂仔細(xì)地看著,,“不一樣不一樣,,真是今非昔比了!”姚樹玲喃喃道,。
從蒸汽機車,、內(nèi)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經(jīng)歷了3種車型的姚樹玲探尋著腦海深處的記憶,。
“我剛跑北京—成都的189次列車沒多久,1982年的春運就來臨了,?!币淞峄貞浀溃@是自己在列車上的第一個春運,,也是在蜀道上的第一個春運,,“人多,大包也多,,人挨人,、包挨包,超員200%是常有的事,?!?/p>
1982年春運之后,189次列車改為北京—重慶間運行,,但超員狀況依舊沒有改變,。“記得當(dāng)時北京到成都,、重慶的列車加起來不超過4趟,,川渝地區(qū)的人們?nèi)ケ本┲荒茏@幾趟車。蜀道通了,但出行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币淞嵴f。
36年后的2018年,,高敏也迎來了在蜀道上的第一個春運,。“雖然臨近春節(jié),,但從客流來看,,根本感覺不到這是春運?!弊裕苍拢比者M入春運起,,高敏已經(jīng)走了3趟車,卻從沒見過母親描述過的場景,。
接過母親的接力棒至今,,高敏已入路9年。盡管中國鐵路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向前飛馳發(fā)展,,但一代代鐵路人的堅守與情懷卻從未改變,。
“我和媽媽都服務(wù)在鐵路行業(yè),看著它越來越好,,有一種無法言說的驕傲,!我會繼續(xù)踏實工作,為我所熱愛的事業(yè)奉獻(xiàn)青春,?!备呙舻哪抗猓赋鰺o比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