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將舉辦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
中國地震局20日在北京舉行媒體見面會說,中國應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地震局等將于5月12日至14日,在四川成都舉辦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
中國地震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王滿達介紹說,,本次國際研討會主題是“與地震風險共處”,,下設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xiāng),、智慧服務,、地區(qū)國際合作5個專題,旨在展示中國防震減災工作和汶川地震災區(qū)恢復重建成就,,總結交流十年來國際社會在地震科學研究領域取得的進展和成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擴大中國在防災減災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十年來,,中國各級政府和全社會不斷完善防災減災工作機制,全面提升減輕地震災害風險的能力,,汶川地震災區(qū)恢復重建工作成果顯著,。同時,中外地學界也圍繞孕震機理,、破裂過程,、空間遙感技術等領域開展大量研究工作,在地震科學研究,、抗震結構,、應急管理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創(chuàng)新性成果,。
王滿達表示,目前,,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來自4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以及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將出席研討會,圍繞地震科學研究熱點,、地震安全服務,、應急救援等領域開展深入交流和研討。研討會期間,,中國地震局還將展示中國首顆電磁監(jiān)測試驗衛(wèi)星“張衡一號”初步研究成果和數據共享方案,,發(fā)布《國家地震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英文版,并舉辦雙邊,、多邊會談會晤,,以進一步深化防震減災領域的國際合作。(記者 孫自法)
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十年前的那場大地震使得地震災區(qū)滿目瘡痍,。十年后,,經過重建與發(fā)展,汶川地震災區(qū)的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