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有調查顯示,,我國約有78.6%的家庭存有備用藥品,然而藥物一旦過期,它的化學成分,、有效性,、毒性等都可能發(fā)生改變。近日有媒體報道,,雖然家庭過期藥品已被明確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但長期以來,過期藥卻面臨著無人回收,、無處回收,、難以回收的尷尬局面。過期藥物回收難,,究竟難在哪里,?
雖然過期藥對于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環(huán)境存在多重風險,但長期以來,,很多人并未意識到過期藥物的危害,。在北京某三甲醫(yī)院,一位正在開藥的患者表示,,家里的過期藥物一般都會隨生活垃圾丟棄,。另一位患者表示,雖然擔心廢棄藥品被不法分子再利用,,但過期藥品的歸宿也只能是垃圾箱,。“我一般是把藥從包裝里一個個都拿出來,,怕有人或者撿廢品的人看到這個藥,,不知道是否是過期藥,吃壞了,?!辈稍L中記者發(fā)現(xiàn),很多人對過期藥的危害認識不足,,缺乏主動回收的意識,。
相關專家表示,藥品過期后,,藥效降低,、發(fā)生霉變,如果誤服,,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有些過期藥品的化學物質會分解,產生的新物質容易導致過敏,、腹瀉甚至威脅生命,。而如果隨便丟棄,也可能對空氣、水源,、土壤造成污染,。與此同時,一些不法商販收購過期藥品,,并把過期藥“翻新加工”后再推向市場,,不僅危害百姓身體健康,也會擾亂藥品市場秩序,。
雖然過期藥存在多重危害和風險,,但回收卻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多數(shù)人生活中并未聽說過過期藥品的回收渠道,。對于過期藥物的回收,,醫(yī)院是否能有相應渠道?記者咨詢了某三甲醫(yī)院,,該醫(yī)院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沒有聽說過回收藥,。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多家連鎖藥店,工作人員也表示,,藥店沒有對于過期藥品的回收活動,。“連鎖藥店一般都聽總部的安排,,在這工作了這么長時間也沒有過這種活動,。只能是醫(yī)藥行業(yè)協(xié)會、藥監(jiān)局組織或授權,,不是一個藥店想回收就回收的,,隨便扔也不行,別人不知道撿到或者亂用怎么辦,?!?/p>
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約有78.6%的家庭備有家庭小藥箱,。其中,,30%至40%的藥品超過有效期3年以上,80%以上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的習慣,,全國一年產生過期藥品約1.5萬噸,。北京大學醫(y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王岳表示,我國過期藥物得到正確處理的比例極低,,這與普遍存在的藥物浪費現(xiàn)象不無關系,。他說:“目前我國大概有20%左右的過期藥物可以得到正確處理。另外我國的藥物浪費現(xiàn)象非常嚴重,,之所以有大量的過期藥物,就是因為我們的家庭儲備用藥太多。如何提高藥物的使用率,,減少家里藥品儲備數(shù)量,,這也是新的藥品管理法應該去考慮的,比如建立藥品的分包裝制度,,也就是醫(yī)院應該不再像現(xiàn)在這樣賣整盒的藥,,要更經濟、更節(jié)約,,避免過期藥物的浪費,。”
王岳認為,,雖然現(xiàn)行的《藥品管理法》對藥品生產,、銷售、使用都作了明確要求,,但并未建立過期藥物的回收制度,。“首先很多藥物里含有有害成分,,也就是經常說的是藥三分毒,,比如抗腫瘤藥物,其本身有毒性很強的物質,,所以過期藥物的妥善處理是對環(huán)境安全和環(huán)境衛(wèi)生有非常重要意義的,。目前我們還沒有在法律制度上建立過期藥物的回收制度,這個可以在最近正在修訂的《藥品管理法》中加入,。因為發(fā)達國家都有相應比較完善的過期藥物回收制度,,比如一般在美國和日本使用企業(yè)回收模式,就是老百姓打一個電話,,企業(yè)可以上門去更換過期的藥物,。還有德國,在藥店一設立相應的回收渠道,、回收窗口,。”
據(jù)了解,,雖然各地出臺了一些過期藥品處理辦法的地方性規(guī)定,,但是僅停留在“辦法”和“意見”層面。而目前家庭過期藥品回收還僅靠個別企業(yè)或政府部門的公益性活動實施,。究竟該如何破解過期藥物回收難題,?中國之聲將繼續(xù)關注。(記者 楊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