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出土六件青花大花盆亮相
再如,2014年景德鎮(zhèn)明清御窯遺址出土的六件青花大花盆,,外壁繪有云龍紋,、海獸,、麒麟等,體形碩大,,頗有氣勢,,即使在明代御窯瓷器燒造取得最高成就的永樂、宣德時期也未見有類似作品,。另有同期出土的紋飾各異的青花大繡墩殘片,在明代御窯瓷器中也堪稱絕無僅有,。青花繡墩座面上分別描繪雙獅戲球,、方勝飄帶、松竹梅等紋飾,。繡墩亦稱涼凳,,傳世品中明代瓷繡墩多為正德、嘉靖,、萬歷朝作品,,正德朝以前的非常罕見。
除考古發(fā)掘品外,,故宮博物院還利用收藏明代御窯瓷器較為豐富的優(yōu)勢,,展出一批宣德、成化朝御窯瓷器精品,。因為正統(tǒng),、景泰、天順三朝,,上承宣德,,下啟成化,所以在瓷器面貌上有承前啟后之處,。通過對比,,觀眾可以領略到正統(tǒng)朝御窯瓷器風格明顯帶有宣德遺風,而正統(tǒng)到天順朝的御窯瓷器風格又明顯影響了成化瓷器,。
觀眾憑故宮門票免費參觀
據(jù)介紹,,該展覽共展出215件(組)瓷器,其中景德鎮(zhèn)御窯遺址出土的瓷器修復品共計138件(組),,包括首次公開展出的2014年景德鎮(zhèn)御窯遺址珠山北麓出土的100件(組),,旨在將最新考古成果和學術前沿展示給公眾。
展覽對于明代御窯瓷器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以往人們囿于考古資料限制,,將一些不署年款的具有宣德、成化御窯瓷器風格的傳世瓷器年代分別定為宣德,、成化,。今天,,大量正統(tǒng)、景泰,、天順三朝御窯瓷器的展出,,對于重新認識這些御窯瓷器,提供了新的資料,。
據(jù)了解,,展覽不單獨售票,觀眾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入院后可免費參觀,。
延伸閱讀
兩次重要考古發(fā)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