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叫歡了,,“限塑令”尷尬了......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料袋,!
2008年6月1日起,,我國發(fā)布限塑令,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到今年,,“限塑令”已經發(fā)布十年了,,調查發(fā)現,在商場,、超市按照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但在菜市場,不合格的塑料袋還是屢禁不止,。
商超使用量下降 菜市場難杜絕
記者在北京幾家大型超市看到,,超市使用的塑料袋上基本都印了尺寸規(guī)格,塑料袋的厚度都符合“限塑令”的要求,。結賬時,,塑料購物袋也都有相應價格。
記者也發(fā)現,,很多消費者都有很強的環(huán)保意識,,來超市購物時自己攜帶購物袋。
數據顯示,,限塑令實施以來至2016年,,全國商超塑料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但是在菜市場這樣的小型商貿市場里,,個體經營者免費提供塑料袋的問題仍普遍存在。
效果打折扣原因多 快遞外賣消耗成增量
經過十年的努力,,“限塑令”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價格因素、新增需求等多方面原因的疊加,,效果也逐漸消弱,。目前,大家并沒有明顯感受到塑料垃圾廢棄和污染的減少,。
在各大超市,,雖然使用塑料袋需要收取一定費用,但是選擇付費的年輕人消費者仍不在少數,。
據了解,,10年前“限塑令”出臺時,我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而去年為36396元,,但塑料袋的價格卻與10年前持平,,因此收費對消費者來說約束有限,并且現在由于快遞外賣的興起,,塑料垃圾還出現了增量,。
從08年限塑令開始實行到2016年,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使用的塑料購物袋,,共節(jié)約了約700億個,,平均計算下來每年大概節(jié)約87.5億個。但是如今,,快遞包裝和外賣盒越來越多,,成了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