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學(xué)校的硬件設(shè)施已經(jīng)改善很多了,。”走在新鋪不久的塑膠跑道上,,校長指著眼前的建筑告訴我,,這棟是專門的功能樓,實驗室,、圖書室,、微機房一應(yīng)俱全,如今每個教室也都安裝了多媒體設(shè)備,,和城里的學(xué)校相差無幾,。
陌生人突然闖入,孩子們卻絲毫沒有我預(yù)想中的膽怯和害怕,,反而就像是見到了一個久別重逢的小伙伴,,邀請我一起打乒乓球,在我面前相互“告黑狀”,,眉目間寫滿了天真和無邪,。
“老師,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姓范,,你們就叫我范老師吧,。”
“飯老師,,是吃飯的飯嗎,?”
和我打趣的小朋友叫練小杰,他便是那位年僅7歲的寄宿生,,他的回答引來了一陣歡笑聲,。從小就開始集體生活,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還讓他們懂得如何跟同伴,、甚至和陌生人相處,相比之下,,他們要比同齡的孩子成熟得多,。
到了晚飯時間,孩子們放下手里的球拍,,往食堂跑去,。因為有了統(tǒng)一的營養(yǎng)餐,學(xué)校里的伙食不差,每頓飯都能保證一葷一素,,食堂阿姨會把準備好的營養(yǎng)餐打在碗里,,孩子們拿起飯盒,圍坐在操場前的臺階上,,邊吃邊鬧騰,。
飯后孩子們要自己洗碗。練小杰的個頭矮,,只比水池高出一個腦袋的高度,,得踮起腳尖才能勉強夠得著水龍頭,盡管洗起碗來沒有身邊的哥哥姐姐的動作那么自如,,但還是有模有樣,。站在他的身后,我心里默默地為他點了個贊,。
學(xué)校讓這群不能回家的孩子們在教室里自習,,不用老師守著,他們也會安靜坐在位置上,,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四年級的李浩杰喜歡看軍事類的課外書,,他說自己長大了想成為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李浩杰的同班同學(xué)張文玲喜歡畫畫,,她正在用水彩筆給剛畫好的房子上色,;張文玲的哥哥張文斌則坐在位置上,照料自己從地里挖的多肉植物……在他們眼里,,生活一點也不乏味和單調(diào),,和他們在一起,我也被他們的歡樂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