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鎮(zhèn)上領導都曉得,,車子進了康莊村不給點“救濟”是脫不了身的。說話間,,車子停在了康莊村,老鄉(xiāng)們認識書記的車,立馬有人圍過來,。
“書記,,今年枸杞長得好,!”“黃花菜不錯,,我們想擴大,。”“給咱們建個青儲池啊,?!?/p>
移民后,,山里人仍然喜歡種玉米,、小麥和土豆,,“越虧越種,,越種越虧,,一把好力氣都丟在了地里,?!崩现I元福說。
上任后,,康莊村成為伍洪亮最早包的村子之一,,一番走村入戶,老伍認定了要脫貧必須“三個轉換”:轉換產(chǎn)業(yè),、轉換思路,、轉換干勁。
轉產(chǎn)業(yè),?老百姓可不認這個,,“連玉米都種不活,還管那,?”
伍洪亮要求村干部先帶頭,,隨后蹲點一個多月,邊跟村干部挖渠通溝,,邊做思想工作,。后來效益有了,村民的積極性也起來了,。如今,,康莊村的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有了雛形,人均純收入從搬來時的不足千元,,到現(xiàn)在的8000多元,。
不過,,有報喜的,也有報憂的,,“伍書記,,今年的蘋果估計不行啊,!”“走,,去看看!”伍洪亮貓著腰在果林里轉,,越轉臉色越沉,。“幾場霜凍,,確實把蘋果給打壞了,。”轉出來,,伍洪亮心里不舒坦,。“這2350畝紅富士,,是鎮(zhèn)上結合村子產(chǎn)業(yè)調整規(guī)劃的,,大家都挺看好,可群眾沒收入,,明年就沒意愿了,。”買元福嘆口氣,?!拔覀兛梢韵劝l(fā)放一部分補貼,,讓大家放心?!蔽楹榱连F(xiàn)場拍板,。
最近的一周,,伍洪亮一直在“三個轉換”上下功夫??捎行┐迦匀挥械瓤恳膽B(tài)度,,咋辦,?
6月6日,,從鎮(zhèn)政府出發(fā)去馬渠,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越走越荒,。
馬渠在新莊集最西邊,其中紅川和新集兩個自然村安置了搬遷移民209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983戶,。馬渠有好地,可引黃灌溉7級提水,,每立方米水補貼后還得8毛多,。伍洪亮連續(xù)兩次招商,引來的兩個企業(yè)都無功而返,。其中一家甚至將投資千萬的大棚設施免費贈送給了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