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吉林省人大常委會了解到,《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條例于2018年3月30日由吉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是我國首部黑土地保護地方性法規(guī)。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發(fā)芽”,,黑土地有機質含量高、土質肥沃,,是珍貴的土壤資源,。據介紹,近年來,,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黑土變得“瘦”“薄”“硬”了,面積減少,,質量下降,。有專家指出,東北地區(qū)黑土層的平均厚度已經由上世紀中葉的60至7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至30厘米,,保護刻不容緩,。
“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涉及的部門,、法律法規(guī)眾多,,綜合性、專業(yè)性都很強,。條例歷經近三年時間,,幾易其稿,,三次審議最終通過?!奔质∪舜蠓ㄖ莆瘑T會在一份《條例》審議情況的匯報中介紹,,《條例》審議和修改的焦點主要圍繞黑土地的定義、黑土地保護的政府部門職責分工,、黑土地保護的措施和法律責任四個方面,。
《條例》最終這樣定義黑土地——本條例所稱黑土地是指本省行政區(qū)域內擁有黑色或暗色腐殖質表土層、性狀好,、肥力高的優(yōu)質土地,,具體包括黑土、黑鈣土,、草甸土,、暗棕壤等土壤類型。
“《條例》對如何控制黑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水保肥等做出了規(guī)定,將全省黑土地分為重點保護類和治理修復類兩種類型,,明確了我省中東西三個區(qū)域各自的保護重點,。”吉林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于平介紹,,《條例》的施行將會在培肥地力,、水土保持、鹽堿地治理,、防風固沙,、河湖連通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條例》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黑土地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將黑土地保護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黑土地保護實行督察制度,;對黑土地保護不力的地區(qū),,由省人民政府或者其確定的監(jiān)督管理部門約談該地區(qū)人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約談情況應當向社會公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黑土地違法犯罪活動的行政執(zhí)法與司法聯(lián)動,。
《條例》還將每年的6月25日定為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日。(記者孟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