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記者陳聰)走進超市,,食品貨架上很多包裝都標注著“零添加”“不添加”的字眼,。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就此指出,食品企業(yè)在產(chǎn)品包裝上標注“零添加”“不添加”,,容易誤導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的認識,。
孫寶國在日前舉行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科協(xié)主題日活動中說,,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食品產(chǎn)業(yè),,但為數(shù)不少的食品企業(yè),,一方面享受食品添加劑給食品生產(chǎn)、儲存,、銷售、食用帶來的好處,一方面在抹黑食品添加劑,誤導消費者,,刻意標榜“零添加”。這種做法不但違背客觀事實,也對消費者不負責任。
孫寶國說,,有的食品包裝上采用瞞天過海的做法,,醒目標注不添加某些食品添加劑字樣,而實質上添加了另外一些食品添加劑,。舉例來說,,有的飲料標注不加香精,,而實際上加了乳化劑;有的酸奶聲稱不加防腐劑,,而實際上加了增稠劑,。
孫寶國說,很多消費者對添加劑存在誤解,,比如說,,我們生活中接觸很多含木糖醇的食品,木糖醇其實就是一種添加劑,,它是甜味劑中非常好的一種,。其他如糕點、月餅等食品也含有木糖醇,。
為什么很多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聞之色變,?孫寶國說,,其一是因為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的概念不清楚,比如明礬,、香料,、鹵水、石膏等都屬于食品添加劑的范疇,。此外,,一些食品企業(yè)的誤導也是造成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恐慌的一個重要原因。
央廣網(wǎng)銀川7月18日消息(記者徐升)17號,201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在銀川市啟動,,全區(qū)各市,、縣(區(qū))同步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