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關嶺火龍果種植區(qū)域覆蓋了關嶺縣北盤江流域和打邦河流域沿岸16個村,覆蓋貧困農戶1886戶7546人,占種植區(qū)域貧困戶總數的70%。另外,根據《關嶺自治縣“十三五”脫貧攻堅規(guī)劃(2016-2020年)》,“十三五”期間,關嶺縣準備新建火龍果種植基地2萬畝,。
“價格好,大家就都跟著種,我們都是同一批,。”白泥村貧困戶梁建國指著公路邊臨近的幾家擺攤的農戶說,。除了補貼提升之外,很多農戶看到其他人嘗到甜頭才跟風種植,。
貧困戶梁建國一個人在家拉扯著兩個孩子,沒法出去打工。早在火龍果價格高的時候,他就想種火龍果,。因為既缺勞動力又缺資金,直到2015年他才靠著一萬元扶貧貸款和叔叔的幫忙種上8畝火龍果,。經過3年,火龍果開始掛果上市,可沒想到的是,價格也從2015年的8元/斤降為如今的兩三元每斤。梁建國表示,“今年肯定虧了,明年再看情況,?!?/p>
“種得多了,價格自然就下來了?!被仡欉@幾年的火龍果價格變化,種植戶很明白其中的道理,。其實,種得多的不僅僅是關嶺本地。在關嶺推廣火龍果種植的這幾年,與關嶺只有一水之隔的鎮(zhèn)寧縣和貞豐縣也在大規(guī)模發(fā)展火龍果,。
截至2017年,鎮(zhèn)寧火龍果種植面積已從2012年的1450畝擴大到17000畝,投產面積達到8500畝,產量達1.02萬噸,。2017年,鎮(zhèn)寧又提出火龍果產業(yè)發(fā)展三年計劃,計劃到2019年把火龍果種植面積發(fā)展到6萬畝,而貞豐縣已實現1萬余畝的種植規(guī)模。
關嶺,、鎮(zhèn)寧,、貞豐等地推廣火龍果正是貴州火龍果產業(yè)“異軍突起”的代表。貴州的火龍果種植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羅甸開始起步,并在全省近30個縣推廣,“2015年就超過海南,、廣西和廣東,成為全國最大的火龍果種植基地”,。貴州省農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貴州現有種植面積9萬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