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超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去年關嶺產的7000噸火龍果中有5000噸左右由中間商按批發(fā)價銷往貴陽,、昆明等周邊城市。
然而,花江鎮(zhèn)主管農業(yè)的副鎮(zhèn)長申鵬發(fā)現(xiàn),引進電商企業(yè)或中間商擴大銷售,除了價格偏低之外,存在供貨量難以保證的問題,。在政府與企業(yè)簽訂訂貨合同,并與農戶簽好認購合同之后,“認購合同經常成了一紙空文,老百姓一看到市場上比我們的價格高就偷偷運到市場上賣了”,這樣一來,政府就滿足不了與企業(yè)簽訂的合同規(guī)定的產量,。
余光品還向記者抱怨,自己曾被中間商“坑”過。原來,這家收購企業(yè)事先與政府簽訂了合同,以固定的價格收購農戶的火龍果,這樣可以享受相應的補貼,。然而,在實地收購時,這家企業(yè)并沒有按照合同里的固定價格,“比說好的價格低了一些”,。
在貴陽一家農業(yè)科技技術物流供應鏈負責人看來,這背后更大的問題是當地火龍果銷售缺乏通暢的市場銷售渠道,“沒有很好的銷售渠道,自然就別人說什么價你就什么價了?!标P嶺既沒有輻射全國的火龍果交易市場,也沒有完善的保鮮工序和足夠的冷儲設施,這導致了“你在當地賣不出去,也沒法長途運輸到別的地方去賣”,。
產業(yè)扶貧須防范市場風險
貴州關嶺扶貧火龍果價格下挫就是一例。
據公開報道,2016年,云南某地精準扶貧產業(yè)烤煙遭遇了滯銷,;2017年,河南一些地方的西瓜一毛錢一斤都無人購買,而西瓜正是此前河南多地大力發(fā)展的扶貧產業(yè),;2018年6月,廣西多地的扶貧荔枝也遭遇了銷售難,一些種植戶甚至把荔枝當垃圾處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有6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精準扶貧進入攻堅階段,。這個時期既是扶貧工作的成果收獲期,也是風險容易釋放的時期,許多潛在的問題可能集中暴露出來,。2017年年底召開的全國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將風險防范作為扶貧工作的重要內容,提出重點防范政治風險、經濟風險和道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