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2月27日電 題:上萬斤紅薯干去哪了
新華社記者高一偉,、黃浩然
元宵節(jié)沒過幾天,,小張和小鐘又在電商服務(wù)站里忙碌了起來,。沒出正月,,她們還在惦記著幾戶貧困戶老表賣不出去的紅薯干,。
小張和小鐘的站里,,有兩樣很要緊的物件——快遞單和記賬本,。一張張快遞單將貧困戶老表的勞動果實送出大山,,一頁頁記賬本里記錄著她倆與老表的點滴日常,。
小張名叫張美英,是個“80后”,,小鐘名叫鐘慧,,是個“95后”,她倆家住江西興國縣高興鎮(zhèn)高興村,?!?0后”的小張和“95后”的小鐘為著共同的愛好——尋味家鄉(xiāng)美食,三年前從外地打工回來,,在當(dāng)?shù)卣膸椭麻_了一家“郵樂購”土特產(chǎn)電商服務(wù)站,。
服務(wù)站運營頭兩年,主要在收周邊老表家自制的紅薯干,,通過電商平臺快遞發(fā)貨,,而一些趕圩的貧困戶還挑著貨擔(dān)在街邊販賣紅薯干。去年臘月間,,趕圩的貧困戶幾乎不見了,,往年同期集市上的上萬斤紅薯干去哪了?
2017年11月,,興國縣郵政電商扶貧工程項目負責(zé)人肖黃秀找到張美英和鐘慧商量:“附近村里有幾戶貧困戶走動不方便,,你們可以上門收一些他們的紅薯干嗎?”高興村有個貧困戶60多歲了,,幾年前患上了腰腿疾病,,上山下山多有不便,還有幾個貧困戶常年臥病在床,,子女有時不在身邊,,他們賣紅薯干有不小的困難,。
“沒問題,我們?nèi)ナ?!”一想到貧困戶有困難,,性子直爽的小張和小鐘想都沒想就應(yīng)了下來??蓻]想到,,這一答應(yīng)也給兩人添了些“麻煩”:此前貨源多是由農(nóng)戶送到站里,如今她們要挨家挨戶收購,。
“我倆‘女漢子’屬性就是那時候煉成的,。”小鐘不好意思地掩面笑道,,她說張美英還特意去考了個貨車駕照,。
教育部發(fā)布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基本情況 這張成績單,,有看點 2018年,我國各級各類教育均取得較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