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路,越走越堅定
旦增群培皮膚黝黑,,臉上的條條皺紋,,仿佛是歲月刻下的年輪。
“聽說來了共產(chǎn)黨,,給飯吃,,給衣穿?!?957年春,,13歲的旦增群培和兩個小伙伴逃出莊園,去找共產(chǎn)黨,。他們第二天就被抓回村子,,還挨了一頓打。
在舊西藏,,農(nóng)奴們出于求生本能,,只有逃亡。他說:“沒早點兒找到共產(chǎn)黨,,是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1959年春,,共產(chǎn)黨的軍隊——“金珠瑪米”(解放軍)進村剿匪,,旦增群培主動帶路。他第一次吃到米飯,,第一次吃到炒菜,,第一次有了做人的尊嚴。
他還學會了第一個漢字——“路”,。
挨過農(nóng)奴主的鞭子,,受過叛匪的欺負,跟著解放軍走了一天,,他明白了:“只有跟對人,,找到正確的路,才有光明的未來,?!?/p>
民主改革,讓拉旺一家走上了新路,。
“是共產(chǎn)黨把我們從絕路上救了下來,。”拉旺常給孩子們講,,“你們一定要記住黨的恩情,,一輩子聽黨的話,黨叫干啥就干啥,?!?/p>
拉旺有件“寶貝”留給了子女:解放軍送的一個白色搪瓷缸。幾十年里,,他用這個缸子喝水,、喝青稞酒,愛不釋手,。
飲水思源,,酌古沿今。對黨的深厚感情,,在拉旺家代代相傳,。1962年,旦增群培成為家里第一個共產(chǎn)黨員,。
有次生病住院,,躺在病床上的他,還拿出藏文版黨章,,讓女兒讀給他聽,,“黨的話,都記在這里面”,。
2002年7月1日,,單增拉姆在鮮紅的黨旗下宣誓,。旦增群培自豪地說:“我們家,黨員越來越多了,!”
今天,,旦增群培更高興:大家庭里有17名共產(chǎn)黨員。
從小和旦增群培生活在一起的外孫女邊珍,,是拉旺家第四代人里的黨員,。她說:“只有盡心盡力干好工作,才對得起黨的培養(yǎng)和教育,,才能讓祖輩們放心,。”
幾年前,,旦增群培做過一次大手術(shù),,腿腳也不太靈便了,但他積極參加黨支部活動,,幫助貧困戶,。在縣里組織的“恩從何來,恩向誰報”演講比賽上,,他榮獲第一名,。
經(jīng)過黑暗的人,才知道光明的珍貴,;
度過嚴冬的人,,才倍感太陽的溫暖。
60年,,人間正道是滄桑,。透過歷史的云煙,旦增群培心明眼亮:“只要堅定跟黨走,,就一定能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