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樂隊”的中的三位成員(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央廣網濟南7月27日消息(記者唐磊)“我曾經穿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眺望車外沿線,,到如今氣象萬千,;我曾經看你看他看那,滄桑變化,;努力也渴望著,讓高鐵成為你我的家,?!?/p>
當一根鋼軌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它還能用來作什么,?當它成為古箏底座,、鋼琴琴鍵,一首改編版的《平凡之路》從它身體里“吟唱”出來的時候,,這根鋼軌實現(xiàn)了新生,,同新時代的鐵路人共同奏響“正道”之歌。
“正道樂隊”誕生在濟南局工務機械段,,其樂隊四名成員皆是工務機械段一線鐵路工人,,據(jù)樂隊主創(chuàng)李校山介紹,這支樂隊成立于2018年的8月份,,之所以取名“正道”,,源自于他們“修其路,正其道”的企業(yè)文化,。對于成立這個樂隊的初衷,,李校山表示,“本身我們段(濟南局工務機械段)年輕人很多,,愛好音樂的也有很多,,大家都有一個意向,就是想共同組建一支鐵路人自己的樂隊,?!?/p>
“正道樂隊”成員,。(濟南工務機械段 李校山 供圖)
既然是鐵路樂隊,那唱的歌自然要跟鐵路“沾邊”,,“我覺得現(xiàn)在的歌曲比如流行,、民謠、搖滾,,各種風格都很多,。但是可能缺少一種體現(xiàn)默默無聞鐵路人的聲音?!崩钚I礁嬖V記者,,為了能夠讓樂隊的音樂更加“接地氣”,樂隊主創(chuàng)們將視角對準那些平凡的鐵路人,,從蕓蕓平凡中發(fā)現(xiàn)了爍爍的閃光點,,將他們寫進歌詞,廣而傳唱,?!拔覀円婚_始的時候就是改編,從改編慢慢摸索著前進,。第一首歌平凡之路就是改編自樸樹的《平凡之路》,,很多細節(jié)都是慢慢推敲,也會征求大家的一些意見,,”作為改編版《平凡之路》的作詞人,,李校山坦言,“沒想到會成功,?!?/p>
一個是樂隊的主唱,一個是基層鐵路工人,,兩個完全不沾邊的身份如今都是“95后”田佳琳身上的“標簽”,。對于她來說,鋼軌焊接是她的工作,,音樂是她的愛好,,二者并沒有沖突,“在單位有好多熱愛音樂的朋友,,大家對音樂都有一種類似偏執(zhí)的喜愛,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樂隊這些喜歡音樂的朋友,,然后就自然而然組建了這支樂隊,。”
在濟南工務機械段桑梓店焊軌基地,,有一個音樂廣場,,名為“軌跡之聲”,。音樂廣場上擺放著幾件特別的樂器,之所以特別,,在于他們是用60kg/m的鋼軌和檢車錘,,制作出的打擊樂器和彈撥樂器,“正道樂隊”就是用這些特別的鋼軌樂器彈奏出基層鐵路人的“軌跡之聲”,。
作為樂隊的古箏“擔當”,,樂隊的成立也給高續(xù)帶來了一些變化,“樂隊成立之前,,音樂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愛好,,并沒有想深入學習樂理,但是加入樂隊之后對于音樂的態(tài)度會認真很多,,會想要去深入研究一些樂理方面的知識,。”
“正道樂隊”,,是樂隊成員的樂隊,,也是平凡鐵路人的樂隊,一首《平凡之路》的背后,,包含了每一位平凡鐵路人揮灑汗水的不平凡故事,。在這里,職工們用舊鋼軌制作成的“鋼的琴”“鋼的編鐘”,,訴說了新時代鐵路職工的夢想和追求,。
桑梓店鋼軌焊接工:高續(xù)(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樂隊主唱:高續(xù)(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樂隊主唱:田佳琳(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桑梓店鋼軌焊接工:田佳琳(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樂隊節(jié)奏吉他:高宋寅亮(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桑梓店鋼軌焊接工:高宋寅亮(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三月春來又是一年學雷鋒月在廣西柳州有這么一個街市這里的人們用另一種方式銘記與傳承雷鋒精神這個街市就是“雷鋒街市”半個世紀來它從未缺席柳州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等鐵路單位的職工年年來這里報到熱忱服務街坊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