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15日電 題:黃玉印的扶貧“攻心計”
新華社記者丁銘,、李云平,、魏婧宇
4年前,剛到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和縣大庫聯(lián)鄉(xiāng)康卜諾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的黃玉印拿著自己設計的“貧困戶心理調查表”入戶走訪時,,貧困戶笑他“城里書記凈搞虛的”,。4年來,黃玉印根據(jù)貧困戶的心理情況和性格特點,,針對性地解決扶貧中遇到的問題,,摸索出一套扶貧“攻心計”,村民們都說“黃書記的工作,,件件都做在了我們的心坎上”,。
2015年,剛到康卜諾村的黃玉印在王家梁自然村入戶調查時,,發(fā)現(xiàn)缺水是當?shù)匕l(fā)展的最大阻礙,。他決定申請農(nóng)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為王家梁村通上自來水,但是他的方案卻遭到村民張志明的強烈反對,。
“通自來水方便生活又不用自己花錢,,咋會有人不同意呢?”黃玉印怎么也想不通,。他多次走訪張志明的鄰居和親戚,,得知張志明家中有口深水井,村民缺水時經(jīng)常來他家借水,,這讓他很有面子,。他反對通自來水,是怕以后沒人來借水,,影響他在村里的聲望,。
摸清張志明的性格,黃玉印有了主意,“既然他好面子,,就讓他在通自來水這件事上掙一個面子,,這樣他就不會不同意了?!痹陂_村民大會時,,黃玉印安排張志明第一個發(fā)言表態(tài)。張志明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為了不掉面子,,他當著全體村民的面同意了通自來水的方案,王家梁的自來水工程順利開工,。
只有12戶村民的卞家村,,位置偏僻、可耕土地少,,是康卜諾村轄內發(fā)展最慢的一個自然村,。2017年,當?shù)卣畬⒈寮掖辶腥氘惖匕徇w項目村,,準備將12戶村民遷入新村。
然而異地搬遷規(guī)劃出來后,,一多半的村民卻說不想搬走,。黃玉印到12戶村民家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發(fā)現(xiàn)村民們不愿搬家的理由各式各樣,,有的擔心新村沒地方養(yǎng)羊,,有的老人不愿離開祖輩留下的舊房子。
新華社沈陽8月21日電 題:“獨手”變“能手”:貧困戶老呂身殘志堅的養(yǎng)殖脫貧 新華社記者于也童,、鄒明仲 “老呂這回行嘍,,‘獨手’變‘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