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身著粗布藏式衣服,、挑著水桶的格松江錯,正向游客展示鹽井傳統(tǒng)人家服飾,。
“這是我爺爺在世時最喜歡坐的地方,,這樣喝酥油茶,我奶奶坐在那邊,?!痹诶衔堇铮L聲繪色地向游客描述當年的生活場景,。
格松江錯說,,加達村目前有2700多塊鹽田,每塊鹽田年產鹽500公斤,。鹽田收入占了村民收入的一大半,。這種格局正隨著旅游的開展而改變。
背水桶變成了抽水機,,鹽田成了景區(qū),。老房子開起了藏家樂,格松江錯今年旅游收入有3萬元,。一包包土鹽成了獨具特色的紀念品。26歲的拉姆說,,自己每天負責將家里生產的土鹽進行銷售,,還開發(fā)了新用途?!凹t色的可以泡腳,,消除疲勞?!?5元一包,,游客爭相購買。
村民們希望千年鹽井鑄就的傳統(tǒng)手藝,,不僅能在川藏線上閃光,,還能在新時代全域旅游發(fā)展中成為藏東地區(qū)的重要支點,,支撐起藏區(qū)振興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