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lián)合制作的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正式上線推出。該片每集5分鐘,,共11集,,選取了11位共產(chǎn)黨人的感人素材,,包括賀頁朵的“宣誓書”、傅烈的“絕命書”,、尋淮洲的“請戰(zhàn)書”,、王爾琢的“托孤書”、盧德銘的“行軍書”,、張朝燮的“兩地書”,、陳毅安的“無字書”、夏明翰的“就義書”,、趙一曼的“示兒書”,、左權的“決心書”、陳然的“明志書”,,展示了共產(chǎn)黨人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信念與忠誠,,永遠堅守的初心和使命。該片以大量第一手材料,,真實生動的再現(xiàn)了英烈人物的奮斗精神和無畏氣概,,描繪了革命英烈的光輝形象和崇高人格。供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學習,。
1934年12月14日,在安徽省太平縣譚家橋鎮(zhèn),,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遭遇國民黨軍,,在搶奪制高點的戰(zhàn)役中,沖鋒在先的19師師長尋淮洲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2歲,。臨終前,尋淮洲反復念叨著“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滅敵人,!消滅敵人!”
尋淮洲家境貧寒,,父母還是想盡辦法,,讓他在9歲那年進入了當?shù)匦W讀書。13歲那一年,,尋淮洲又考入了高小,,開始接觸進步思想,并萌發(fā)了革命志向,。他曾在高小作文中寫道:“革命的意義,,是革除腐劣而建新優(yōu):如社會黑暗,便起社會革命;政治腐敗,,便生政治革命”,。
為了實現(xiàn)革命理想,1927年,,尋淮洲告別親人,,獨自趕往長沙,去投奔瀏陽工農(nóng)義勇軍,。當時,,他只有15歲,本來還不到參軍的年齡,,但是他強烈表達了自己投身革命要參加武裝斗爭的決心,,成為了當時年齡最小的一名戰(zhàn)士。
1927年9月,,尋淮洲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后又追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
在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中,尋淮洲展現(xiàn)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屢建奇功,,21歲便被任命為紅七軍團軍團長,成為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1934年7月,,紅七軍團受命組成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尋淮洲擔任總指揮,。同年11月,,紅七軍團進入閩浙贛蘇區(qū),與方志敏領導的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尋淮洲任19師師長,。
1934年12月,紅十軍團首戰(zhàn)譚家橋,,為了爭奪制高點,,尋淮洲率部先后發(fā)起三次沖鋒,,都遭受失敗。在發(fā)起第四次更大規(guī)模沖鋒時,,尋淮洲不幸腹部中彈,。但他依舊忍著劇痛,指揮戰(zhàn)士們往前沖,。
12月16日,,部隊轉移至涇縣茂林鎮(zhèn),尋淮洲終因流血過多,,英勇犧牲,。尋淮州的遺體被就地埋葬,卻不幸被隨后趕到的國民黨軍掘墓破棺,,殘忍地割下頭顱示眾,。
1938年5月,陳毅率部開辟敵后抗日根據(jù)地,,途經(jīng)茂林鎮(zhèn)時,,為尋淮洲重建了墳墓,,并為他親筆撰寫了墓志銘:“尋淮洲同志是畢生為革命利益,、民族利益犧牲到底,足為抗日戰(zhàn)士之楷模,?!?/p>
“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滅敵人,!消滅敵人!”這是尋淮洲的臨終遺囑,,更是他的請戰(zhàn)書,,展現(xiàn)了一個優(yōu)秀紅軍將領為國為民英勇犧牲的精神和初心。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wǎng)站
新華社合肥12月1日電(記者汪奧娜)1日,,京港高鐵商丘至合肥段、鄭州至阜陽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位于安徽省北部的阜陽與亳州兩市進入“高鐵時代”,。至此,安徽省全部16個省轄市都通了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