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zhàn)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二十三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zhàn)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2月19日,,天氣晴
我是湖北省武漢市肺科醫(yī)院內(nèi)鏡科室的護士程婭雯,,我被派到發(fā)熱門診與支助中心支援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我在這里主要負責陪護病人做CT檢查,。
由于是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綜合征,喘氣和體力不支是常有的事,。50米的路程,、一兩層的階梯、小小的一個坡,,在他們面前也成了一個難以跨越的障礙,。幫助病人跨過這個障礙,就是我的工作,。每天用輪椅推著病人一趟趟地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常常是累到汗流浹背,,寒風一吹,,又是冰涼得刺骨。
今天陪護的一位50多歲的阿姨是9號來的醫(yī)院,,今天是第三次復查了,,這次她感覺自己輕松了許多,已經(jīng)可以自行行走了,,她告訴我說:“這十幾天如同走了一趟鬼門關(guān),,一度以為自己快要不行了,還好有你們幫助我渡過了難關(guān)”,。
2月19日 武漢 晴
我叫王葉飛,,中國科大附一院西區(qū)麻醉復蘇室主管護師,1月29日進入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重癥病區(qū)工作,。
昨天凌晨一點多下班,從重癥病房走出來,,剛拿起手機,,就看到周阿姨給我發(fā)來的信息。周阿姨是我在重癥病房護理的第一批重癥患者,,因為照顧她,,偶爾陪她聊天,,于是成了微信好友。
阿姨在微信里說,,“飛飛,我今天下午出院了,。家人和朋友們一個接一個的發(fā)微信和打電話給我,,有兩個在電話里都激動得哭的太厲害,害得我也跟著流淚,。我現(xiàn)在不需要氧氣罩了,,但還是喘,偶爾也會咳,,我老公和女兒就給我買了一臺制氧機,,我現(xiàn)在就在吸著鼻氧,因為我今天說的話太多了,,氣有點喘,。我很想你們?!?/p>
2月19日,,武漢天氣晴
我是杭州市中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護士朱佳清。今天我得到一個消息,,轉(zhuǎn)去金銀潭醫(yī)院的43床病人最后還是走了,。
43床的患者,從我們醫(yī)療隊進駐開始,,他就是重點觀察對象,,我眼看他從病重到病危再到有所好轉(zhuǎn)。前一段時間,,他的病情又突然惡化,,他卻依然頑強地與病魔搏斗,甚至采取俯臥位通氣的方式也要堅持下去,。我有時也想,,如果換作是我,也許沒有這么堅強的毅力撐這么久,。他甚至已經(jīng)寫下了遺書,歪斜的字體能勉強認出:“我的遺體捐國家,?!蔽宜矔r淚目。他還多次拒絕過服藥,,他說留給需要的人吧,。醫(yī)療團隊當然不放棄希望,,不停地聯(lián)系床位和協(xié)調(diào)120,終于等來了好消息:金銀潭有了一個床位,,可120的設(shè)備卻還沒有到位,。沒有無創(chuàng)呼吸機,我們就用自己的,!沒有氧氣筒,,我們自己扛下去,一個不行,,我們扛兩個,!就這樣,患者終于安全順利地抵達了金銀潭醫(yī)院,!還記得那天下班,,到達酒店房間,我一屁股坐在行李箱上,,突然間就淚流滿面,。
他最后還是走了,。生命無常,,我只能說,我們已經(jīng)拼盡了全力,,相信他也是,。愿他安息,也愿我們不再留有遺憾,,更愿他的家人能夠繼續(xù)好好地生活下去,。
2月19日,湖北孝感,,天氣晴
我是孝感市中心醫(yī)院重癥隔離二病區(qū)的護士趙露琦,。今天下午,我又返回到我的工作崗位上,。
1月30日,,我進入到危重癥病房里工作。2月14日,,我們這班醫(yī)護人員和下一班同事交接好工作后,,到酒店進行醫(yī)學隔離。這幾天,,我每天都在微信群里看到病人們的各種動態(tài):5床大爺病情有所好轉(zhuǎn)了,,8床奶奶能吃完一整碗飯了,4床大媽清醒后只要同事們經(jīng)過她床旁她都會說感謝……特別牽掛他們,經(jīng)過多次申請,,今天我終于又回到了病房里,,能夠陪伴在患者身邊,我的一顆心也終于安定下來,。
再過兩天就是我24歲的生日了,隔離的這些天,,我醫(yī)院的同事們每天都在問我我什么時候回醫(yī)院,,我猜他們肯定是給我準備了驚喜。今年生日,,我能夠和病房里的戰(zhàn)友們一起度過,,看著患者們都能平安健康,這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2月19日,,天氣晴
我是武漢市中心醫(yī)院后湖院區(qū)甲狀腺乳腺外科護士長戈文心。我和同事鄭蒙蒙,、徐彎還是國際泌乳顧問,,平時還在哺乳門診坐診。
1月26日,,我們?nèi)松狭艘痪€,,哺乳門診暫時停診了,許多新媽媽們一下子慌了神,。于是,,我們決定將哺乳門診開在線上,利用下班休息的時間,,在群里解答這些新媽媽們的疑問,。
雖然我們白天在隔離病房護理病人,,但新媽媽們的需求和期盼,,是我們國際泌乳顧問的責任。群里新媽媽們的鼓勵和祝福,,更是激勵我們的動力,。
2月19日 武漢 天氣晴
我是常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護士王珍妮。今天是我來武漢支援的第二十三天了,。
這段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過七旬的老爺爺,,每天都會用筆記錄醫(yī)院生活的點點滴滴,。我也是無意中看到這些記錄中,,有一份“交代后事“的文字,,不免有些擔憂,,就經(jīng)常主動和他交流。老爺子也漸漸地把自己所擔憂,、所害怕的事與我分享,。
現(xiàn)在,,這位老爺爺對醫(yī)治充滿了信心,。他的病情逐步好轉(zhuǎn),體溫從高熱慢慢恢復正常,,胸悶氣促,、睡眠不佳狀況也得到改善。想到老爺子離出院的日子不遠了,,我說:老爺子,,我能和你合個影嗎?老爺子說:當然可以,,剛才來查房,,主任說這兩天我就要出院了,住院的期間,,謝謝你們,!
2月19日,武漢天氣晴
我是浙大二院援助湖北醫(yī)療隊第六醫(yī)療組組長張穎,,今天,是我到達武漢的第五天,。
今夜,,收治了一位五十多歲的病人,本來等待心臟移植,,馬上看到希望,,卻和他的妻子都確診了新冠肺炎。晚上在詢問病史的時候,,病人顯得格外沮喪,。在說到他期待已久的心臟移植手術(shù),因為染上新冠而無法實現(xiàn)時,,他低下頭一言不發(fā),。
在這樣一場戰(zhàn)斗面前,,沒有人是孤立的,,也許有人失去了一場愛情,,有人失去了一段旅程。但最怕,,就此真的失去了希望,。對我們而言,用現(xiàn)有的醫(yī)療手段和方法,,陪病人走好每一步,,把我們的專業(yè)專長發(fā)揮到極致,這就是最好的,。
2月19日 晴
我是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急診重癥監(jiān)護病房的醫(yī)生董桂英,今天是我到武漢的第12天,。
在開放病房的最初26小時,我們醫(yī)療隊就收治了50名重癥病患,,其中10名是危重癥患者,需要較高級別的氧療措施,,甚至有的病人來了就是休克狀態(tài)。今天,,其中幾名上呼吸機的患者支持條件逐漸降下來了,大家都特別開心無比欣慰,,感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還有一個小驚喜,,我收到了女兒的來信,。她在信中說我總是特別忙,,忙得經(jīng)常忽略她的存在,。但是她也告訴我,媽媽是一名勇士,,能幫助很多人起死回生,。我真是特別欣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女兒懂得了眾志成城,,理解了責任和擔當。
今天欣賞了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為中國創(chuàng)作的一首“戰(zhàn)疫防疫”的國際公益歌曲《黎明的編鐘聲》,,歌曲中加入了尚·馬龍的中文獨白讓我特別感動:“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鐘聲一同醒來了,,櫻花在溫暖的春風中飛揚,。”愿這一天早一點兒到來,。
總臺央廣記者:譚朕,、馮會玲、左艾甫,、張晶、凌姝,、張國亮,、陳瑜艷、王利,、姚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