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3月17日電題:跨越半個世紀(jì)的生命遷徙--西藏極高海拔生態(tài)搬遷破解人與自然共生難題
新華社記者周健偉、張京品,、田金文
20世紀(jì)70年代,,為了緩解草畜矛盾,,一群牧民趕著牛羊,從西藏那曲市申扎縣向北遷徙300多公里,,來到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無人區(qū)繁衍生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遷徙,,建設(shè)了我國海拔最高的縣雙湖縣。
2019年底,,為了破解人與自然共生難題,,給野生動物騰出家園,,雙湖縣2900人向南跨越近千公里,搬遷到了海拔3600米的雅魯藏布江北岸,,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遷徙,,開啟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雄一雌藏羚羊在藏北草原上覓食(1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健偉 攝
走向新家園,,擁抱新生活
擰開水龍頭,看著清水嘩嘩地流出來,,30歲的次仁卓嘎笑容格外燦爛。
對于次仁卓嘎來說,,冬天到河里鑿冰融水的日子,,一去不復(fù)返了,。
在西藏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安置點(diǎn),次仁卓嘎做飯第一次用上了燃?xì)庠睿?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你看,一切都是新的,?!贝稳首扛略谠鹤永镛D(zhuǎn)來轉(zhuǎn)去,,看看廚房里的燃?xì)庠睿挚纯葱l(wèi)生間里的蹲便馬桶和淋浴器,,眼神里寫滿了“新鮮感”。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們離開了高寒缺氧的老家,在低海拔有了新家,。”次仁卓嘎說,。
次仁卓嘎的老家在雙湖縣嘎措鄉(xiāng),,一個藏北偏遠(yuǎn)的牧區(qū),。雙湖縣平均海拔5000多米,空氣含氧量只有內(nèi)地的40%,,被稱為“人類生理極限的試驗(yàn)場”,,人均壽命僅58歲,比西藏全區(qū)人均預(yù)期壽命低12歲,。
這是在西藏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安置點(diǎn)全景(拼接照片,,1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洛卓嘉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