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太原6月18日電 題:呂梁新傳奇
新華社記者柴海亮,、王飛航
呂梁山區(qū),是革命老區(qū),,也是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一部《呂梁英雄傳》,讓全國人民對這片紅色的土地有了更加真切的了解,。
革命戰(zhàn)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如今,,呂梁精神鼓舞著這里的人民,與貧困決戰(zhàn),,向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biāo),,續(xù)寫新時代的傳奇,。
挪窮窩斬窮根 “搬”來安居樂業(yè)新生活
地處呂梁山區(qū)深處的山西省岢嵐縣,山大溝深,、坡陡地瘠,。
“以前我住的是土房子,冬天四面透風(fēng),,下雨時四處漏雨,。吃水得到很遠的地方去挑,做夢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進樓房,?!痹卺硩箍h廣惠園移民新區(qū)的新房內(nèi),62歲的貧困戶曹六仁說,。
曹六仁過去住在趙家洼村一條狹長的山溝里,,生存條件極差,村民們概括有“三難三不通”:三難是上學(xué)難,、看病難,、娶親難,三不通則是不通電話,、不通動力電,、不通網(wǎng)絡(luò)。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7年6月22日拍攝的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趙家洼村(無人機照片),;下圖為5月20日拍攝的岢嵐縣廣惠園移民新區(qū),,部分趙家洼村村民居住在這里(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2017年9月22日,,包括曹六仁在內(nèi)的趙家洼村最后留守的6戶村民“拎包入住”位于縣城的移民新區(qū),。
在這個可以容納2萬多人的小區(qū)里,學(xué)校,、幼兒園,、醫(yī)院、休閑小廣場一應(yīng)俱全,?!胺孔哟罅耸娣耍堫^一擰開就有嘩嘩的自來水,,盼了大半輩子,,我們的好日子終于來了!”曹六仁興奮地拉著記者參觀他的新家,。
從趙家洼村搬遷而來的曹六仁走在岢嵐縣廣惠園移民新區(qū)的街道上(5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新華社石家莊1月10日電? 題:貧困戶老南的奮發(fā)圖強致富路 新華社記者楊知潤 “這柿子我平時不舍得摘,紅紅火火的,,象征著日子越過越得勁兒,。”48歲的老南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兒